用心陪伴:为空巢老人带来心安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29 21:05

文/本社记者 刘瑜

《家有老人》系列报道之二

用心陪伴:为空巢老人带来心安

曾阿姨微闭着双眼,产后康复13825404095双手紧抓床沿,挣扎着坐到床边。此刻,她觉得天旋地转,坐都坐不稳。医生出身的她知道下意识保护自己,心里想着:千万不能栽到地板上,老年人摔一跤可能都会“要命”。曾阿姨拼命地往床上使劲儿,一头摔了下去……

“这一次,我害怕了”

曾远征阿姨今年69岁,独居。退休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原第二炮兵总医院)的一名医生。这次发病是在凌晨三点,邻居们都在熟睡中,唯一的女儿又不在身边。她通过自查四肢及面部,断定自己的症状不会有生命危险,暂时不用惊动120。她想着只要挨到天亮,能挪出家门让别人看到,就会有人能帮助到她。

“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害怕过,这一次,我怕了。”曾阿姨说。之前身体状态一直很好的她,在那一刻被恐惧和不安包围,她说:“我连维护自己不摔倒,都成了一件难事!”迷迷糊糊熬到上午十点,窗外逐渐嘈杂,曾阿姨还是没有去麻烦别人。正好在发病前一天,她向社区工作的年轻人学习了怎么用软件打车,她叫了辆出租车,直奔医院而去……

直到办理住院之前,她都是一个人。办理住院手续要跑上跑下好几个来回,症状还没缓解,坐在急诊室里头晕目眩的她翻了翻手机里上千个联系人,不知道能把电话拨给谁。平时性格开朗的曾阿姨这次终于感受到了一个人的孤独。最终,她把电话打给了自己的侄女。“我也不敢太麻烦她,毕竟她还有个10岁的孩子要操心。”曾阿姨摆摆手,言语中充满了无奈。

住院的那几天,她想尽办法瞒着远在深圳工作的女儿。直到她出院,女儿也不知道母亲这几天的遭遇。2017年,曾阿姨女儿的工作从北京的分公司调到了深圳的总公司。此前,母女俩一直生活在一起,即便不是时刻陪伴,曾阿姨身边也算是有所依靠。但孩子工作上要求进步,做家长的哪能牵绊住她,就连跟着女儿一起去深圳生活,都怕打扰到孩子工作。

曾阿姨1972年入党,是一名老党员。她的父亲在她出生后的第三天就踏上了抗美援朝的征程。或许是家庭的耳濡目染,或许是职业的特殊使命,曾阿姨在工作的时候,怀着一颗仁爱之心为患者负责;退休以后,怀着一颗助人之心为亲朋解难。

所以,她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倒下。一直以来,曾阿姨都是那个热心帮助别人的角色,小区里曾经有个患癌的姐妹,一直在她的帮助和陪伴下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曾阿姨也特别能张罗,退休以后经常发挥余热,和伙伴们旅旅游,给“新人”们讲讲课。没有人能想到性格开朗、生活丰富、身体硬朗,又有医学背景的她,有一天会那么惊恐无助。曾阿姨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两年在家里总会有小磕小碰,一个人生活后也不爱做饭,不爱打扫房间了。尤其是这次突发住院让她意识到,以后必须要时刻提防着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了!

可是,想想自己身边还是没有个依靠,她能怎么办呢?

“这一步,我走对了”

80多岁的吕阿姨,晚年生活有些凄凉。

亲生的女儿患有精神类疾病,年轻时抱养的儿子又不尽孝。都说养儿防老,到吕阿姨这儿却行不通了,儿女们平常连嘘寒问暖都没有,更别说身体力行去伺候母亲了。老人一天比一天需要人照顾,这一儿一女却一个都指不上。老人常常跑到王峰这里抱怨、诉苦。

王峰,是北京一家公办养老机构——丰台区卢沟桥社会福利中心(以下简称“养老院”)的院长,在他投入养老院事业的30年里,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人生故事。吕阿姨就是其中一例,儿子女儿各自为家,一直独居的她越来越感到对日常生活的力不从心。一想到自己将要面临惨淡的晚年生活,就会暗自心伤、默默流泪。老太太无数次跑养老院来向王峰诉说苦衷。何去何从,成了她急需解答的难题。

给儿女们做工作,替吕阿姨解心宽。通过反复沟通,吕阿姨最终选择了养老院,而这也是她最合适的去处了。刚入住的时候,由于自己敏感、多虑,怕工作人员嫌弃,她无时无刻不被悲观心态吞噬着,经常流泪甚至有了自杀的行为。工作人员立刻给予高度关注,她们带着吕阿姨看演出,参加集体活动,每天都去和她聊天,慢慢建立起信任。

一个月后,吕阿姨变得开朗了、心安了,出去购物、就医甚至去银行,都会有养老院工作人员的陪伴。除了儿女,吕阿姨身边没有别的亲属,养老院年轻的“小朋友”们成了她最信任的人。她安心地住下了,这一晃就是十年,今年90多岁的吕阿姨除了听力不太好,活动上基本不受限制。

“叔叔阿姨们在这儿的生活非常丰富!”养老院副院长李靳介绍。为了不让老人们感到空虚寂寞,养老院不断发掘适合他们的活动。看电影、打麻将、做健身操、打太极拳、做手工、唱歌跳舞……都是他们平时的娱乐内容。如今为了配合疫情防控,不能聚集,暂时没办法组织活动,但记者在李靳个人的短视频账号中,看到了很多老人们在活动中开怀大笑的片段。他们放声歌唱,他们动情诵读,每一帧,都是夕阳无限好的画面。

王峰院长说,老人适应了一种生活氛围后,就不愿意再去改变。每年春节,有一半多的老人被儿女接回家吃完团圆饭后,会再回到养老院里。这里曾经住着老两口,一位101岁,一位102岁,他们的女儿也70多了。老父亲离开后,女儿怕母亲孤单,便接到自己身边照顾。没承想接回家后,母亲白天用各种琐事耗人精力,晚上又折腾着不睡觉……才半个多月,70多岁的女儿身体就吃不消了,无奈又把母亲送回了养老院。“从来没听你们服务员说过我妈这儿不好那儿不好,接回去才知道老太太多不好伺候!”女儿坦言,即便自己很想尽孝,但伺候这么大岁数的老人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得像小孩儿那样哄着,更何况,自己的年龄也让她心有余而力不足。

冬日午后的阳光带来一丝暖意,午休过后的老人们三三两两来院子里晒晒太阳聊聊天。李靳和办公室主任王旭走到他们身边,拉家常、问所需,一片温情。李靳说,在养老院工作的这十年,让人难忘的瞬间有很多,但她感触最深的就是,她会在某一天看到熟悉的叔叔或阿姨突然拄上了拐杖,再过段时间坐上了轮椅,再后来躺在了床上需要专人护理……每当此时,她都备感伤心。养老院的工作不易,每一个阖家团圆的节日,工作人员都不能脱岗,若不是有一番情怀,怎会有日复一日的坚守。养老院的工作,早已不是照顾老人吃饭睡觉那么单一了,逐渐变得丰富,让老年人找到归属感。

养老院里,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便利的食堂,有应急的措施,有丰富的活动,有同龄的话题,有精心的喂养……但毕竟,这一切,都代替不了儿女亲人的陪伴,老人心之所系情之所牵的,还是院外孩子的近况。李靳说,希望疫情快点过去,儿女们有时间一定要多来陪陪父母。

“这件事,我期待了”

记者采访了多名城市中的退休老人,他们大部分人表示,去机构养老是对养老需求最后的“妥协”,哪怕老两口相互照应,也不愿离开自己的家。毕竟放弃熟悉的环境去过集体生活,这种变化对老年人来说也是一种新的挑战。

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主要分三种,有数据显示居家养老占比约96%、社区养老约1%、机构养老约3%。由此可见,居家养老仍然是大部分老人和子女们的选择。近年来,为了配合居家养老,很多街道社区都在积极作为,为居家的老人们提供方便。

2017年年底,针对空巢独居老年人基数较大、生活照料及精神关怀需求迫切的情况,丰台区启动了“连心通”工作,实现政府与老年人“情相连、事相帮、心相通”。社区为空巢老人提供“连心通腕表”,腕表可以通过平台呼叫,需要帮助的老人按动“连心通”腕表一键求助,志愿者、社区干部和网格员就会即刻上门,以“多对一”的模式为老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务,让老人在生活上心有所依,身有所靠。此外,平台还建立了社区志愿者信息档案、服务档案、老人健康档案等,并将这些服务信息汇集,建立统一的大数据信息中心,在更好地服务老人的同时,也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

李海霞是丰台区卢沟桥乡的一名网格员,在她的手里,有她负责的每一位老人的档案。每当有老人呼叫平台,平台就会联系到她。不光是看病就医,就连洗澡、保洁、就餐等生活服务,也可以通过网格员和志愿者为老人们带来便利。洗澡去哪里、保洁找哪里、看病去哪里,李海霞随身都带着这些表格明细,一查便知。

在李海霞所负责的老人中,有这么一对儿老人让她放心不下。叔叔身体硬朗,阿姨有时会健忘,家里的两个孩子一个在国外,一个在南方,80多岁的老两口相互照顾,依靠社区提供的这些服务,就可以保证基本的生活了。但因为阿姨偶尔的健忘,一次找不到家的经历让李海霞对她多了一份牵挂。每次在社区里遇到阿姨,她总会去关心一下:“阿姨,您是不是找不到路了?”“阿姨,您需不需要我带您回家?”阿姨曾跟李海霞闲聊时说过的一段话,让她心里很不是滋味。阿姨说:“孩子越优秀,就会离自己越远,早知道那个时候我们不把孩子培养出去了。”怕老人无聊,李海霞和志愿者平时也会上门问问老人们的生活所需,陪着老人们说说话、聊聊天。逢年过节,社区也会统一采购一些米面油,为他们送去一些被人惦记的温暖。

因为社区里大部分都是老年人,想办法满足他们的生活所需,成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日常所想。通过在实践中寻找经验,一些创新的养老模式被不断挖掘。据丰台区卢沟桥乡社区办主任郝文静介绍,该乡搭建的“小老”帮“老老”即“低龄老人志愿者帮扶高龄老人” 的平台,既创新了居家养老新模式,又在社区公共资源难以全面覆盖的情况下,开启了一扇老人互帮互助之门。社区以组织志愿者的方式,动员刚退休的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逢年过节聚一聚,一起包饺子做饭,一起跳舞遛弯儿,很多老人私下都成了好朋友,在组织的照拂下,他们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享受着晚年的生活。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比起前些年,老年人除了吃饭、出行、看病,也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精神世界。早在2012年,记者采访时了解到,老年人除了基本生活以外,大部分居家的老人并没有太多娱乐生活。只有一些养老机构内部会组织一些文娱类的活动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甚至会有一些思想比较“前卫”的老人放弃居家环境,自掏腰包去养老院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记者通过走访北京的多个社区发现,为了满足居家养老人群的需求,针对老年人的活动层出不穷,很多社区都设有老年人活动中心。老人们在保证高质量生活的同时,也将目光转移到了精神层面上来。

据丰台区西局欣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来旺介绍,在他们这个社区里,大多是退休的老年人,社区设有活动中心,中心有16个文艺团队,每天都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多数有能力照顾自己的老人都能够通过社区活动来满足其精神生活。记者通过展览室里老年人多姿多彩的活动照片,看到了每张笑脸背后对生活的满足,也看到了社区对老人们越来越多的支持措施。

这段时间,有件事总在郝文静心头萦绕,她一直在考察开在社区里的“养老食堂”。据她介绍,丰台区有部分“村转居”的社区在这个方面做得非常完备,因为以前都是村民,互相熟悉,沟通顺畅。由村里提供做饭的场地,工作人员工资也由村里发放。承包人可以心无旁骛地做好这件事情,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为老年人及社区居民寻求方便。

然而,这样的社区并不多。像欣园社区,老人们虽然在精神生活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能有一个“养老食堂”或者“助餐点”是不少老年人的诉求。据悉,早在2016年,北京就试点了一批养老助餐服务点,目前已经在多个城区开展,带动和促进社会企业参与养老助餐服务。

但张来旺书记坦言,在一些社区,很多因素导致这类养老助餐点无法及时落地,其中有场地原因、卫生原因、人员原因,还有第三方引入等问题,这些都需要不断去考察、调研。但是,有百姓的诉求,有政府的政策,有基层工作者的想法,这便成了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进入暮年的每一位老人都像一本厚重的书。他们走过千沟万壑,走过繁华闹市,走过灯火阑珊。而今,社会的每一环,都在紧扣老年人的需求,让他们能从容地安度晚年,享受夕阳的美好。

原标题:《用心陪伴:为空巢老人带来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