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2.64亿人!如何破解养老之难?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3 16:49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地面清洗13825404095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预计“十四五”时期这一数字突破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尤其是失能、独居、空巢等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快速老龄化背后,是每个人的感同身受:我们该怎样有尊严地老去?如何破解养老之难?一起来看。

一、多重问题造成了老人养老难

家庭结构的改变,造成了空巢老人常态化。第一种是子女在外地工作,无法陪伴在老人身边照顾老人;第二种是子女成家立室后,搬到新房居住,没有和老人同居,未能及时照顾老人;第三种是当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与老人有所不同,再加上当代年轻人在孝顺父母、养育父母方面的观念与老年人观念差异较大,于是演变成老人主动或被动地与子女分居。老人独居,他们所面临的养老问题除了儿女不在身边、需要自己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之外,还面临各种难题,例如生活上的经济压力、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问题、生活自理的大小事务处理、外界事物变化的适应等,这些都是导致当代老年人养老难的重要因素。

经济来源少和收入水平低导致老人承受巨大的生活压力。独居老人一般都是退休人士或者是没有养老金的老年人,其经济收入水平都比较低。一些健康方面存在问题需要进行治疗的老人,需要花费大笔金钱进行治疗或购买药物,这都加重了空巢老人的经济压力。而一些身体存在缺陷或残疾的独居老人,他们甚至可能没有可靠的经济来源,只能依赖国家提供的低保来维持生计。在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会更加突出。尽管政府已制定和实行有关的经济援助等福利政策,但依然未彻底改善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一些空巢老人的生活还是十分艰苦。

老年人的起居生活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空巢老人的起居生活一般只能依靠自己,通常身心健康的空巢老人都可以自理起居生活,但是一些身体状况欠佳的空巢老人,大多欠缺足够的生活自理能力,起居生活的自理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一些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独居老人,更是难以照顾自己的起居生活。老人属于弱势群体,而独居老人更需要关注和帮助。尽管政府、社工以及志愿者等都已经主动积极地提高了对独居老人的关注程度,为一些独居老人提供照顾服务,但是这种服务与独居老人被照顾的需求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依然难以有效解决空巢老人的起居生活问题。

健康问题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绊脚石。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会下降,生病或者受伤的情况会更加容易出现,一旦独居老人出现健康问题,不但需要医疗服务,还需要得到良好的照顾。但患病的独居老人往往难以获得充分的照顾,而自身自理能力又下降,无法照顾好自己,这进一步加深了独居老人的养老难问题。

缺乏精神慰藉让老年人的养老生活被孤独感笼罩。老年人群体的精神生活往往容易被忽视,特别是独居老人的儿女不在身边,双方的交流减少,随着年龄增长,社会接触以及社交圈缩小,再加上社区关于精神慰藉或文娱活动不足,这些都导致独居老人的精神生活匮乏,难以获得精神慰藉,慢慢地便会产生孤独感并日益加深,甚至有可能会演变成为心理疾病。

养老机构的高门槛成为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的阻碍。养老机构会向享受服务的老人收取费用,费用有高有低,费用高昂的养老院能为老人提供完善、舒适的养老服务,费用较低的养老院也能基本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而老人享受哪一种服务则取决于老人的经济能力。然而,大多数独居老人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无力享受周到的养老服务。

二、如何破解养老之难?

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颐养、老有善养,已成为每个家庭面临的现实问题。要消除老人养老难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但是重点在于对症下药以及持之以恒,逐步化解养老之难。

第一,强化信息化服务,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老龄化社会首要解决的问题。中国老龄协会发布的《需求侧视角下老年人消费及需求意愿研究报告》显示,社区居家老年人对上门看病的需求率达到38.08%,农村老年人接近50%。要利用信息化平台,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在线网络诊疗、健康常识普及、预约社区医生上门服务、提供相关的老年医疗和保健产品。一些常见疾病可以在网络上向医生咨询,减少不必要的去医院排队挂号时间。在疫情期间,互联网医疗相关公司开通在线义诊,让更多人体验到了“网上看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线下医疗压力,减少交叉感染。随着使用人次的增长,这些远程医疗平台也开始收获一些公众信任。今后要继续加快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积极发展网上健康服务业,开展在线咨询、交流互动、远程医疗等健康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在线诊疗涉及卫生资源配置、医疗保险使用等问题,这需要公共卫生体系进行相应的变革。

第二,丰富服务内容,提供“老年友好型”产品服务。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我国养老服务的重点开始从“物质养老”向“精神养老”倾斜。养老智能产品开发和平台建设应当首先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深入市场调研了解老年用户对养老产品的使用偏好,简化产品使用流程,设计老年用户最易上手、最能接受的操作方式,开发“老年友好型”产品,为老年用户提供量身打造的服务。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老年群体信息技术教育扶持力度,在社区和老年大学开展相关课程,帮助老年人消除数字鸿沟。

第三,推动虚拟养老院持续发展。虚拟养老院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是“居家养老+助老服务”,是一种居家养老的创新形式。最初的虚拟养老院只能通过电话呼叫的形式寻求帮助,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智能技术的发展,虚拟养老院的实现载体得到拓展,依托智能网络技术搭建起来的养老服务平台成为主要形式。该平台能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与社会养老机构参与,有效整合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中心、家政服务等养老资源。当老年人有服务需求时,可以致电平台,平台安排企业员工上门服务。

第四,通过区域合作探索跨区域养老,缓解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跨区域养老是某一城市群内的老年人因投亲靠友、投奔子女、回归故里等,而离开原来城市到另一城市生活的养老方式。通过深化合作理念,制定跨行政区协作策略、倡导合作共赢,建立府际责任与利益补偿机制、优化资源对接,建设区域养老服务大数据平台等,实现经济圈各城市间通过区域合作可有效缓解养老资源不均,打破养老服务区域界线,促进养老服务区域协调、协同、共同发展。

第五,加强“离巢”青年和“空巢”父母之间的联系,使青年“离巢”不离情、父母“空巢”不空心。实践表明,中国家庭生命周期与西方家庭生命周期有着很大的不同,最大的差异在于代际间相对紧密的联系。201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这是从政策角度呼吁“离巢”的子女经常回家探望父母。对于父辈而言,学会适当放手、不过于干涉子女事务;充实自己的生活、调剂自己的心情,也是保障养老质量的重要措施。

来源 | 人民论坛网(rmltwz)

编辑:民生智库连雪红

——END——

往期精选

★ 民生智库 | 百年民生路系列研究——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的主要进展

★ 民生智库 | 百年民生路系列研究——我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之获得用水用气篇

★ 民生智库 | 百年民生路系列研究——养老休闲文娱业发展潜力分析

★ 民生智库 | 市区县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浅谈

★ 民生智库 | 百年民生路系列研究——我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之获得电力篇

☞ 生活小贴士 ☜

北京市明日(11月11日)

出行提醒——限行尾号3和8

天气预报——晴,11℃/-1℃

(数据来源:中央气象台)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关于我们

民生智库是中国最早专注于公共事务领域的社会研究智库,也是国内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政府合作智库之一,连续两年成为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退出评估唯一社会智库,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委托单位,拥有国内唯一专注于民生领域的大数据研究院。

智库秉持“真实社情民意、权威评估咨询”宗旨,以“为社会思考、为国家献策、为人民发声”为己任,关注民生,体察民情,聚焦民意,深入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破解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难点问题,为我国政府提供政策决策依据和咨询建议,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在公共事务研究领域独树一帜。

点亮「在看」,大家都知道 ↓↓↓:,。视频小程序赞,轻点两下取消赞在看,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原标题:《民生智库 | 事关2.64亿人!如何破解养老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