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百岁老人陈秀英:近亲结婚生仨“猴娃”,石材翻新13825404095为照顾他们,50年没出村
2024-09-08 11:22
发布于:天津市
湖北省钟祥市是著名的长寿之乡,据统计,截止2021年底,这个地方已经出现了114位百岁老人。
其中,有一位叫陈秀英的百岁老人,以百岁高龄常年养育三个智障儿女而远近闻名。
“猴娃”是她对孩子们的昵称,而这昵称后却隐藏着多年的辛酸和无奈。
陈秀英居住在钟祥市洋梓镇火庙村,这个百岁老人每天最惬意的时候,就是忙完手里的家务,坐在家门口的大杨树下,看三个“猴娃”的奔跑和嬉闹。
时不时还慈爱地叮嘱两声:“慢点跑,别摔着!”
在这个应该颐养天年的年纪,陈秀英却每天都要照顾三个儿女,用她的话说:“这就是命中注定的,躲不开!。”
一、五十年没出村一步
陈秀英每天照顾的三个儿女都年过半百了,最大的陈小狗76岁,陈羊奶70岁,老幺陈小焕也58岁了。
他们个头都不高,也就一米四五左右。头很小,头顶尖尖的,耳朵却很大。四肢特别纤细,走路不稳还一颠一颠的。
由于经常抬手遮挡阳光,再加上走路的样子,村里人称他们为“猴娃”。时间长了,陈秀英也认可了这个称呼。
三个孩子都是重度智障儿,不但不会说话,生活也完全不能自理。多年来,母亲陈秀英对三个孩子的照顾事无巨细,劳动强度之大可以想象。
天不亮,陈秀英就得早早起来做饭,三个儿女醒得早,起来就要吃饭。
吃饭前,陈秀英得照顾他们穿衣洗漱。其中老五陈羊奶是三个孩子当中智商最高的,她有时候能听懂老母亲的话,也能自己穿衣服。
而老八陈小焕不但智障严重,还双目失明,一切饮食起居都需要母亲手把手的照顾。
通常早上陈秀英照顾儿女们起床就得需要一个小时。然后她把需要洗的衣服整理好,准备在白天空闲的时候洗出来,就开始照顾孩子们吃饭。
这些“猴娃”很能吃,陈秀英说,每天四口人都得吃五六斤米,少吃一点都不行。所以,一日三餐是一点都不能晚的。
一个上午下来,陈秀英把早餐收拾好,再洗好衣服,就到中午了。
几十年来,陈秀英从来没有午睡的时间。下午稍稍有点空闲,她就得去院子旁边的菜地里劳动。
有时吃过晚饭后,陈秀英才会有一点闲暇时间。她坐在门口的大树下,看到三个儿女在身边玩耍,脸上会带着慈爱的笑。
这样的生活,她过了五十多年。而这五十多年里,她为了照顾儿女,从来没有出过村子一步。
每当有人问她苦不苦时,她都会平和地说:“这是老天爷给我的任务,我得好好完成。”
陈秀英的这句话不是“认命”,而是直面苦难的勇敢,可这个让她受累终生的“任务”是怎么来的呢?
二、“亲上加亲”的后果
1917年8月22日,陈秀英出生在湖北,十几岁时就出落得很水灵了。年轻时的她因为长得漂亮,登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
可在长辈眼里,女孩子嫁人就得知根知底,以后才能幸福。
在家人的安排下,陈秀英和自己两姨家的表哥结婚了。
她没想到,正是这个婚姻,使她的一生都在操劳中度过。
婚后的陈秀英和丈夫也算相亲相爱,连着生育了8个孩子,除了老二夭折外,其他7个孩子都存活下来。
可这7个孩子中的老二、老五和老八却是先天性的智障,外貌也不正常。
看着孩子们这个样子,陈秀英和老伴很困惑,自己和丈夫家并没有这种疾病,怎么会生出三个不正常的孩子呢?
带着这个疑问,他们医院给孩子做了检查。医生告诉他们,孩子们的病是先天的,是他们近亲结婚的后果,无法治疗。
医学数据显示,近亲结婚的两个人因为相同基因很多,所以后代出现夭折和痴呆的几率,比正常婚姻高150倍,而且,这些智障孩子大多活不过20岁。
知道了孩子患病的原因后,陈秀英夫妇一度很难过,心里也充满了悔意。可日子还得过下去,他们庆幸自己还有4个健康的孩子。
在他们心里,老天已经很厚待自己了。
对于三个患病的孩子,陈秀英和老伴没有多想。他们觉得,既然自己把孩子带到这个世上,就有责任好好养育他们。
从那时起,陈秀英就决定,尽自己最大力量,让这三个孩子活着的每一天都要快快乐乐。
可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能抚养7个孩子就不容易了,何况还有三个智障儿。
陈秀英和老伴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从早忙到晚,一刻不得空闲。在忙碌中,孩子们慢慢长大了。让他们欣慰地是,那三个孩子也都活过了20岁。
可因为操劳过度,陈秀英的老伴终于病倒,并于2001年去世了。
老伴走了,陈秀英的天也塌下来了。这时她已经80岁了,由于4个健康的儿女已经成家,只留下她和三个智障孩子,往下的日子该怎么过呢?
儿女们心疼老妈,想把老妈接到城里养老,可那三个“猴娃”怎么办?谁也拿不出一个主意来。
看到几个儿女日子过得都不容易,陈秀英深感没给儿女一个好家境,更不忍心拖累他们。
她做出决定,她要守在老家,继续抚养三个孩子,直到养不动为止。
三、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形容了子女侍奉老人的不易。可相对比侍奉老人来说,这位高龄母亲伺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三个人,里面的辛苦可想而知。
从每天早上做好饭开始,陈秀英要一个一个地把饭盛好,递到手上。再教他们用筷子,不要乱抓。有时,一个简单的动作需要反复教上多年。
饭后,陈秀英一边洗衣服,一边用眼睛瞄着在旁边玩闹的三个“猴娃”。洗衣服是老人每天干得最多的家务。因为三个儿女虽然已经长大成人,但生活不能自理,经常会在大小便时弄到衣服上。
每次,陈秀英都会马上给他们处理干净,再把弄脏的衣服脱下来洗。
她的女儿曾说过:“妈妈每天都要洗好几盆衣服,手一直都是红红的。”
不管怎么累,陈秀英也不让孩子们穿着脏衣服过夜。她认为,做母亲的,别的给不了,怎么也得让孩子活得有个人样。
在母亲的打理下,三个“猴娃”穿的虽然都是别人给的衣服,但被母亲洗的干干净净,从来没有异味。
做好饭后,陈秀英就去找在外面玩耍“猴娃”。时间一长,往往是陈秀英刚开口喊,村民们就把他们送回家了。
到了睡觉的时间,累得直不起腰来的陈秀英还得把三个儿女“哄睡”。往往是这个刚躺下,那个又要起来,怎么也得忙乎一个多小时才能安生。
可儿女们睡下后并不是一夜就没事了,每个人起夜陈秀英都要跟着去。因为厕所在外面,陈秀英并不放心。
这么多年来,陈秀英已经养成了短睡眠补充体力的习惯了。她说自己“睡一会儿就当事儿。”
这一天下来,即使一个中年人也无法胜任的工作,陈秀英却一干就是五十年。
每当有人问起她是怎么扛过来的,她都会说:“他们是我的债,我就是来还债的。”
对于母亲来说,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好的,也是自己一辈子都还不清的债。
老伴还在的时候,为了生活,陈秀英和丈夫一直以种地为生。l
老伴走后,陈秀英照顾孩子,地也种不了了,只保留了离家最近的一块菜地。
稍有空闲,她就去菜地里忙碌,一家四口的饭食都在这个菜地里。
虽然每天的饭菜,很少见肉味,基本都是青菜萝卜,可几个儿女照样吃得有滋有味。
日子过得清贫,但并不缺少爱。
时间长了,百岁老人抚养三个“猴娃”的事迹被传了出去。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这母子四人,她们也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帮助。
当然,也有别有用心的人。
有一年,曾有人找上门来,想把“猴娃”领走做广告,每个给她两万元钱。
陈秀英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她说:“我的孩子在我这里多大都是孩子,可出去后人家不会把他们当人看,我不能让孩子受这个罪!”
在陈秀英心里,三个“猴娃”是她无价的宝贝。
陈秀英唯一的遗憾,就是三个儿女至今都没有喊她一声“妈”。但她知道,“猴娃”们虽然喊不出来,可心里明白着呢,只要有好吃的,他们就会先递给陈秀英吃。
他们知道,这个老人,是这个世界上对他们最好的人。
最难能可贵的是,百岁老人陈秀英几十年如一日的辛苦操劳,却很少抱怨。在村民眼里,这位老人脾气很好,脸上总是一副慈祥的样子。
但让很多人疑惑的是,陈秀英老人一生操劳,是怎么做到如此高龄又身板硬朗的呢?
四、感恩和乐观是长寿秘诀
这么多年来,陈秀英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知足,也要懂得感恩。”
她心里明白,单靠自己,她再要强也养不活这几个孩子,“猴娃”们之所以有今天,都是因为大家的帮助。
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钟祥市民政部门一直都提供着帮助。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民政部门就给三个“猴娃”每人一个月30元补助。三个人加起来就是90元,而当时一个人的工资也就几十元。
进入90年代后,陈秀英的家庭补助涨到了每月170元。
后来,民政部门又把陈秀英母子四人纳入了低保行列,有了最低生活保障。
到2009年时,陈秀英和三个儿女每月已经有了将近1000元的生活保障。虽然不多,但是蔬菜能够自给自足,也完全够用了。
除了每月的低保费,每到年节,行政部门还会给陈家送来米面、鱼肉等生活用品。
平时,邻里乡亲看到陈家有困难都会搭把手。1998年,陈家住的土坯房眼看摇摇欲坠。
政府及时拨了1.3万元盖房款项,村里还赞助了木料,然后左邻右舍都来帮忙,很快就建起了四间砖瓦房。
搬进新房后,陈秀英为了表示自己的感谢之情,请人在新房的墙壁上写上“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感谢政府关怀”等话语。
她用最淳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恩。
2011年,钟祥市民政局长登门看望了老人的生活环境,又请了施工队给老人解决了用电和用水的问题。
原来,因为电路老化,陈秀英家里一直很昏暗,吃水则要到村里的一口井里去打水,所以打水一直是陈秀英最打怵的事情。
自从施工队接通了自来水,陈秀英做饭和洗衣都方便了很多。她说:“房间亮堂了,心也越来越亮堂了。”
即使是这样,民政部门还是不放心,毕竟陈秀英已经是百岁老人了。为了让这一家人生活无忧,民政局花钱在村民里找了“保姆”,帮助洗衣做饭,和陈秀英一起照顾三个“猴娃”。
陈秀英发自内心感谢政府和村民的帮助。
她经常说:“我们一家赶上了好时代,好政府,我现在什么都不缺,太知足了。”
随着时间流逝,陈秀英老人今年已经105岁了,可她还是身板硬朗,思维清晰。由于有了专人帮助照顾,陈秀英老人现在已经“清闲”多了。她经常笑呵呵地说:“阎王爷是把我忘了,让我多和娃儿们呆上几年。”
最让她高兴的是,政府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钟祥市民政局答应老人,即使老人不在了,他们也会和陈秀英家结成对子,长期帮扶三个“猴娃”。
听到自己的“猴娃”以后有人管了,这个坚强的老人留下了感激的泪水。
如果换一个角度看,这三个“猴娃”的一生是不幸的,也是幸福的。他们虽然没有正常人的思维和生活,但却享受了厚泽一生的母爱。
正是这份母爱,才使他们在六七十岁的高龄还有百岁老母哄着入睡,这是一种怎样的幸福啊!
而陈秀英,她用一生的时间把无尽的母爱落实到行动上,也享受到了百岁老人,儿女绕膝的快乐,可能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她长寿的秘诀之一吧!
参考资源:新华网《最慈爱妈妈的世纪守护,九旬母亲和3个“猴娃”的故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