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4 14:17 这届年轻人沉迷做饭,家电清洗13825404095也擅长炸厨房
看理想©关注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看理想编辑部,原文标题:《这届年轻人,一边炸厨房,一边沉迷做饭》,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做菜的乐趣,就在于它看得到摸得到,闻得到吃得到,而且有付出必有回馈。
看着葱蒜辣椒劈劈啪啪的在油锅里弹跳释放香气,酒水注入沸腾弥漫于空气中,那种满足感是非常真切踏实的。”
做饭,大概是最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事情。
不喜欢做饭的人,听到这两个字都想皱眉,联想起了诸多“麻烦”;喜欢做饭的人,甚至不会把它当作一种家务和负担,而是单纯享受做饭本身的快乐。
在外卖、餐饮和食品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做饭,越来越不是一种必需品了,但仍然有很多年轻人坚持着做饭这件事情。
而如果观察当下他们对于做饭的态度,也能发现诸多有趣之处。比起光鲜亮丽的食谱,“炸厨房”好像能让人感受到更多乐趣;而“糊弄”也成为了一种做饭风格;甚至于,做饭成为了“996”生活中的一种解压方式……
今天,我们想聊聊这个“古老”的议题,为什么今天还有人沉迷于做饭,做饭又可以带来怎样的快乐?
01.煮泡面加鸡蛋叫做饭,只放个卤蛋不算
做饭是什么?在这里,想分享聊天节目《谐星聊天会》中的“定义”:煮泡面里打个鸡蛋可以算是做饭的底线,但加卤蛋不是。
听着觉得好笑,仔细思考却又不无道理。
在现代生活中,成熟发达的速食食品,加入了尚未加工的食材,成了许多人做饭的第一步。
当下许多人的做饭场景,是这一步骤的升级版:速食螺蛳粉里,加入煎蛋、丸子、青菜,就是简单丰盛的一餐了。
前段时间,DT财经与应物白联合发布了《2021青年厨神修行实录》的调查报告,在数据报告中,大部分年轻人做饭的出发点很简单:吃点好的。
虽然总被说是“十指不沾阳春水”“温室养成”的一代,但从数据报告来看,现代年轻人做饭的比率可能超出我们想象。有近80%的年轻人有烹饪的习惯,其中,每周做几次饭的人最多,占36.6%,每天做饭的人有12.7%,每月做几次饭的也有26.9%。
而开始做饭的理由,往往始于一种“食物荒漠”的困境:每天到了饭点时间,打开外卖软件,“不知道今天吃什么”已经是一种常态了。尤其是在一线城市里,外卖许多都是料理包、中央厨房制作的统一食品,新鲜度差了一大截,还往往会使用重油、重盐来掩盖食物的味道。
如果想选择稍微好一点,价格就会翻上几番。更不用说,每天推送到面前的餐厅选择,往往是经过大数据计算、商家广告投放,拥有大资本的统一连锁餐厅。
尽管看似每天选择很多,但咀嚼着外卖食物时,却也免不了有一种被饲喂的感觉。价格高昂、不卫生、重油重盐,便都成为了选择做饭的理由。
《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
当然,也许有人吐槽,泡面加鸡蛋算什么做饭?
但其实,遵从自己的口舌与愿望,拿回了对于饮食、分量和成分的控制权,就迈出了做饭的第一步——因为我们把对于食物的掌控权拿回了自己手里。
看理想播客节目《放晴早安》第66期,就探讨了“为什么越做饭越快乐?”的话题,这期节目分享了一项2018年发表在《Health Education & Behavior》上的研究。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说,做饭有4大好处。第一项,个人营养状况的改善,就可能对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
花时间给自己做饭,其实就是在给自己发送良好的暗示信号:你很重要,你的健康和快乐很重要,现在的你在花时间照顾你自己,你在做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来满足自己。所以做饭本身,就是一种很重要的 self-care 的方式。
02.没有炸过厨房,就不配谈人生
虽然说做饭的起点是泡面里加鸡蛋,但其实真正做饭的人就会知道,“打个鸡蛋”,其实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如果搅打过度,会变成一锅稀糊糊的蛋花;如果没有小心翻动,鸡蛋就会黏在锅底;如果水过于沸腾,就会冲出一团团白沫。
光是煮个鸡蛋都这么容易“翻车”,也无怪乎各类千奇百怪的失败了:在豆瓣非常活跃的小组“炸厨房”组里,再简单的菜都能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焦黑的锅底、膨胀的蛋糕,稀糊到看不出原本形状的迷之粘液……
即使是按照菜谱来复刻,失败也是常有的事。比如,酱油是不是一样咸,烤箱的温度是不是一样精准,锅传热的速度是不是一样,更别提不同食材和品种之间的差异了。
做饭中需要控制的变量实在太多,一不小心,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南极料理人》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这个难以掌控的现实世界里,做饭已经是最能够践行“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当下多被当作心灵鸡汤的信条了。
在《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一书中,美食作家庄祖宜就记录了自己从厨房小白到一位大厨的过程。
刚做饭的时候,她也总是很依赖食谱,规规矩矩地测量几汤匙,对于炉火大小和烹饪时间也是战战兢兢地,按部就班。
但书中的“大厨们”却常常强调,技巧与理论固然重要,但做菜最终得凭感觉。调味的过程中必须一尝再尝,用自己的味蕾把关,比什么都可靠。
做饭不能一味遵照参考用的数据,得自己去观察每个步骤的转变,譬如颜色变化、软硬程度、食材生熟……不够咸就多加一点盐,多试过几次,肯定能掌握自己的口味。
如此才能慢慢确认无误,进而掌握其中微妙之处。这些微妙之处,往往就是一道菜成功的“秘诀”,比如在腌黄瓜之前,要用盐“杀掉”水分;煎烤冷面需要不停加水保持湿润;而一块牛排最重要的,在于生熟的掌控。
饭做到后面,会慢慢有一种豁然开朗,甚至“打通任督二脉”的通感,因为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记载,有经验的面包师傅,只要嗅一嗅空气,就知道当天的面团要加多少水、水温该多高、面该发多久,掌握了这种种天然的变因后,就能烤出完美的面包。
知道了其中可以控制的变量,就不再死板地遵从食谱指示,而是可以主动去控制火候与温度,根据需要调整食材配方,也知道了替代与发挥,知道了一道菜中最关键的点在哪里,而做菜的基础也就不外乎这三方面:火候、调味、食材的选择与搭配。
我们对食物的掌控力也是一样的,饭做得越久,就越会知道,有时候做饭的奥义,真的只是“适量”二字。
凭感觉做菜有时不免出错,但越做错越有感觉。紧盯着食谱做菜可能很有安全感,但一辈子都得看食谱。——《厨房里的人类学家》
虽然“炸厨房”可能是每个做饭人都会经历的事情,但多看、多尝、多做,每日都有新的进步,这不就是下厨的一大乐趣吗?
《为什么越做饭越快乐?》所给出的第二个答案也就如此:烹饪是一项每天都可以参与和掌握的事情,它能给人带来一种掌控感和确定感。
专注做饭的过程,就像是心理学上的正念练习一样,当把注意力集中在手头的烹饪行动上时,可以说是进入了一种“心流”(Mental flow)的状态,而这就可以给人带来愉悦感和满足感。
03.一间小小的厨房,联系起了整个世界
就像武侠小说所描述的那样,一旦掌握了基本功,其余武术招式便可以信手拈来。而下厨的更大乐趣,也在于熟练之后各类稀奇古怪的尝试了。
当拥有了对于食物的掌控感后,你便会发现自己就更加游刃有余了。
这时,菜色和食材选择,也就不只局限于眼前的几种。做菜可以更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熟悉的做法可以尝试,不同风格的食物也可以尝试。
《南极料理人》
在《舌尖上的中国》后,陈晓卿团队把眼光放到全球,拍摄了全新的纪录片《风味人间》。在这个纪录片里,我们能看到遥远的地域之间,却经常会有令人讶异的巧合,如西班牙与云南的火腿,如中韩之间的打糕与年糕。
其实,许多做菜的原理是四海相通的,只是食材原料有地域的差别,搭配方式也因文化而异。但只要原则依旧,掌控好材料与程序,就也多半能做到八九不离十。
这时候,做饭就可谓真正“格局打开”了,看到了不同地域、国界、文化之间美食的微妙联系。
如庄祖宜在《简单·丰盛·美好》一书中所写,在从人类学研究投身到厨房后,她一方面看到了世间饮食文化的宽广可能,另一方面,又认同于那万千变化之下,放之四海皆准的共通性。
有时候,同一种做法,少许改动,最后的饭菜成品可能会千差万别。但又有时候,看似大相径庭的做法,最后也可能殊途同归。
这也就是做饭的玄妙之处了,而当我们与食物更熟悉时,就越加能掌握这种变化与不变之间的边界,也就拥有了更加多元的乐趣。
做饭是一件下限可以很低,上限又可以很高的事情。如我们祖先一样,东西弄熟了就可以吃;但同时,精妙构思、排列组合,世间总会有很多新的乐趣。
这样,我们总能灵光一闪,获取到很多新乐趣,当然,也可能得到的是“翻车”的惊吓。
只要放开心胸去品尝, 每一个菜系,都会拥有令人惊喜的美味,而且越去尝试越去动手烹饪,就会越懂得欣赏,包容性和容忍度也就会更强。
这时候,我们对于食材的选择,也就会更加讲求于地域、时令与风物。
随着电商与物流的发达,在城市一隅,不管是春天的香椿还是冬天的笋,夏天的槐花抑或秋天的浆果,总能购买得到。
这时候,就会拥有一层与时令和风味更为紧密的联结,既在食物里发现了许多新世界,享受着一期一会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打开感官,找回了与自然万物之间的联系。
《海鸥食堂》
而在这一层之上,就是来自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了。
《为什么越做饭越快乐?》中所揭示的做饭能带来的快乐,还有一样是能够提供“快乐的回忆”,在厨房里度过的时光,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和过往时间以及人的联系,比如会过去和家人朋友一起品尝某道菜的记忆。
人在做饭时,很容易被吸引到这些记忆里,而我们的大脑也储存了很多这样的记忆。和这些记忆重新联系起来时,特别是快乐的记忆,带来的效果是非常积极的。一些科学家甚至觉得,这些回忆可能强大到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最后一个答案,就是“分享”带来的快乐。喜欢做饭的人,往往也喜欢分享食物。分享食物其实是一件挺亲密的事情,因为这是在向别人提供他们可能需要的东西,也同时展示了对别人的爱和支持。这种利他主义的行为,会带来积极的心理体验。
《海鸥食堂》
因此你会发现,即使是在一方小小的厨房里,自己不仅与食物联系在一起,也与自然和土地,家人与同好,以及世界万物,都联结在了一起。
04.阻碍做饭的不是失败,而是洗碗
当然,我们谈论了很多做饭快乐的议题,但始终有一点是无法回避的:做饭之后,各类繁重的家务。
在高度分工的当下,做饭是一件极其“不划算”的事情,“做菜两小时,吃饭两分钟,收拾两小时”的情况是一种普遍的存在。
更何况,现在常见的“996”工作节奏,压缩了当下年轻人的生活,让家务变成了一件疲惫的事情。
但有意思的是,仍然有很多年轻人在坚持做饭。比如@UZ 分享说,她不管每天加班到多晚,都会坚持第二天早上起来给自己做饭。再比如,许多年轻人周末时的放松,就是窝在家里,周末好好做一顿饭。
豆瓣用户@良い子兎 提出过一个很有趣的概念:家务就是人生最大的西西弗斯。同样的,洗碗和收拾也往往是做饭里最大的西西弗斯。
既然无可回避,就主动迎接,将之拆解。比如,尽量把下厨的时间合并压缩,做饭前提前备好工序,把碗筷的使用也尽量精简到最少。
于是有人发明出了各种“平替”,一个电饭锅、一个烤箱走天下,有人周末把菜分装备好、冷冻,一次下厨房解决之后几天的问题,而各类精简的快手菜,也备受推崇;也有人在速食与自己做饭之间,反复尝试,通过自己选择半成品的搭配,最后快速做出了一道可口的菜肴。
当然,还有人选择“钞能力”,添购了洗碗机解决洗碗的大难题。总而言之,都是在分工、省时和挑选之中,找到了让自己更舒服的生活方式。把日复一日的繁重劳动,精简消化到生活中里。
《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
如此,做饭才不会只是一种负担,而成为了生活中普通的一部分。正如美食作家吉井忍在《四季便当》一书中对于“便当”所下的定义:
“便当是平衡了每个人的时间安排、工作节奏、家计、口味都不同的环境下所做的,也就体现出不同的个性和生活,甚至人生。”
尾声.
今年年初上线的口碑纪录片《弗兰·勒博维茨:假装我们在城市》里,作家弗兰·勒博维茨(Fran Lebowitz)说,大多数让人感觉愉悦的东西都是有害的,但音乐家和厨师不是,他们的存在对人类快乐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最后想分享《厨房里的人类学家》中的一句话:“做菜的乐趣就在于它看得到摸得到,闻得到吃得到,而且有付出必有回馈。看着葱蒜辣椒劈劈啪啪的在油锅里弹跳释放香气,酒水注入沸腾弥漫于空气中,那种满足感是非常真切踏实的。”
参考资料 & 推荐阅读
1.《放晴早安》66.《为什么越做饭越快乐?》,放晴公园,看理想App,点击“阅读原文”可收听
2.《四季便当》,吉井忍,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庄祖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简单·丰盛·美好》,庄祖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其实,大家都想做菜》,庄祖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6.《2021青年厨神修行实录》《青年做饭行为大调查:下厨可以,洗碗不行》,DT财经x应物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