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生畏的桃太郎!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8-20 05:27

尊敬的读者朋友,酒店保洁13825404095您看到的是一个深度解读的经典绘本公众号, 每周都有2~3篇文章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本导读的宗旨是为亲子阅读而努力、为父母深度掌握绘本精髓而奉献。请放心关注,并期盼您的回馈!

 

一、内容简介

在一个小村庄里,住着老爷爷和老奶奶。一天,老奶奶去河边洗衣服,发现河面上飘着一个又大又红的桃子。老奶奶费了好大的力气把桃子搬回家,准备跟老爷爷一起享用。不料,却从桃子里蹦出一个小婴儿。老爷爷、老奶奶自己没有孩子,非常喜爱这个小婴儿,并给他取名为桃太郎。桃太郎一天天长大,变成一个强壮的少年。一天,他听说京城里来了一群妖怪,到处抢劫杀人,于是决定去除掉他们。桃太郎带着老奶奶给他做得食物,就出发了。仅凭他一人之力,能够战胜一群恶魔吗?路途中他又遇到了哪些奇怪的事情呢?

二、绘本信息

书名:桃太郎

文:[日]松居直

图:[日]赤羽末吉

译者:[日]猿渡静子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适读年龄:3-6岁

奖项:获得日本学校图书馆协会特别推荐奖、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等日本儿童出版界重要奖项。

三、绘本导读

【封面】

绘本解析:

在日本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千百年以来一直是在一代代人中间口口相传。它具有民间故事叙事性强、结构清晰、故事曲折等典型特点,桃太郎身上也具备了善良、勇敢、坚毅等民间故事主角的典型性格特征。

童话故事《桃太郎》位居日本五大童话故事之首(1.桃太郎2.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3。猴子与螃蟹 4.力太郎5.龙宫传奇),桃太郎在日本的知名程度,犹如中国的孙悟空。虽然对他的出生、年龄以及生活的年代的一切都只是一个朦胧的猜测,但对于日本人来说,他是一个超越具体时空而活在日本人心中的人物。

【扉页】

绘本解析:

桃太郎的出生很奇特,他是从一只又大又好的桃子里跳到这个世界上的,桃太郎的名字由此而来。

松居直和赤羽末吉以绘本形式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赤羽末吉在创作中还融入了水墨画手法,有股子中国风,也让故事的年代感跃然纸上,质朴的笔触让人感到亲切。

【第1画面】

绘本原文: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地方,住着一位老爷爷和一位老奶奶。老爷爷常常去山里砍柴,老奶奶常常到河边洗衣裳。

绘本解析:

从前有一对孤独的老人,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过着平静悠闲的生活。

有一天,老爷爷想到山上去捡些木柴,便大清早就踏出家门。老奶奶目送着老公公离去之后,用一个大木盆装满了衣服,到河边去洗衣服。

“今天的天气真晴朗!”老婆婆心里觉得很愉快,很快的便来到河边。

画面层次感很强烈,浓郁的山体下有条小河,老奶奶开始洗衣服,而老爷爷已经拾阶而上爬到了半山腰,远处隐隐衬托着山影。

这拦腰的一抹黄又是什么呢?乌云!

【第2画面】

绘本原文:

一天,老奶奶正在河边洗衣裳,一个桃子一浮一沉,一浮一沉地顺着河水漂了下来。老奶奶捞起桃子,咬了一口。啊,好吃极了!

老奶奶想:“这桃子的味道真不错啊,带回去让老头子也尝尝吧……”

绘本解析:

正当老婆婆卖力地清洗衣裳的时候,不经意地抬起头,竟然是一个从来也没见过的大桃子,正向她慢慢的漂了过来。

“嘿!这真是个令人惊奇的事。”老婆婆活了这么多年也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桃子啊!就好像天上的月亮不小心给掉了下来一般。老婆婆的确大开眼界。

老奶奶品尝到美味后,一是惊奇,二是想到让出外打柴的老爷爷尝尝。相濡以沫的感情油然而生。

画面从手中捞桃子、到举桃端详、再到美美品尝、最后是向河流中继续索要,动作刻画逼真、栩栩如生。

【第3画面】

绘本原文:

“好吃的桃子,过来!难吃的桃子,走开!”老奶奶正念叨着,一个更大、看起来更好吃的桃子,向老奶奶这边漂过来。

“又是个不错的桃子啊!”老奶奶捞起桃子,小心翼翼地收好,带回了家。

傍晚的时候,老爷爷从山里回来了,他把背回来的柴火扑通一声放到地上。“老太婆,老太婆,我回来了!好渴啊,快给我拿杯水好吗?”“老头子,老头子,我在河里捡到了比水更好的东西,你等着啊。”老奶奶一边说,一边拿出了大桃子。

绘本解析:

老婆婆真是又高兴又吃惊且期待一个更大更好吃的桃子,果然一个更大更好吃的桃子好像真的听到了老婆婆的叫声似的漂了过来。

“真是不可思议的东西!”老婆婆走下河去将桃子捞了起来。这大桃子还真重呢!老婆婆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这颗桃子抬上岸来,这时老婆婆已气喘如牛了。

老婆婆心想:这下可够我跟老头子吃两天的了。

等到了黄昏,老爷爷背了许多木柴回来,已经很渴了。老奶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河边发生的事情。

【第4画面】

绘本原文:

正在他们想分着吃的时候,桃子突然展开了,从里面蹦出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头发乱蓬蓬的。老爷爷、老奶奶大吃一惊:“哇,这可不得了!”他们想了想说:“这孩子是从桃子里生出来的,就叫他桃太郎吧。”于是,他们给小男孩起名叫桃太郎。

绘本解析:

正当老爷爷和老奶奶打算分桃子吃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桃子忽然裂开,桃子中间竟然蹦出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小男孩来。

这对老夫妇一直盼望有个孩子。这个意外出现的小宝宝,让老夫妇高兴极了。老爷爷说:“这个孩子是从桃子里来的,又是个男孩,就叫桃太郎吧。”

莫非是天上的神可怜我们没有孩子,而特地赏赐给我们呢?老公公心存感激,感谢天神的保佑。

故事中桃太郎是从桃子中蹦出来的,而我们的《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有一点相似啊!继续比对看是否还有雷同。

现今所流传的桃太郎故事,版本都是描述桃太郎是由于老婆婆在河边洗衣时,捡到了一个由河边漂来的大桃子,剖开之后,发现里面有一个小婴儿。但是其实这并不是桃太郎最原始的版本。

原始版本的桃太郎是老婆婆在河边洗衣时,捡到了一颗漂来的大桃子。回家之后老婆婆将它剖开来吃了一半,结果立刻变回年轻的少女。老爷爷回家之后相当惊讶,所以也吃下了另一半的桃子,也回复到少年时的强壮。当晚两人就展开激烈的性爱,因此怀孕生下一名男孩。夫妇二人便将这名男孩取名为桃太郎。

【第5画面】

绘本原文:

老爷爷,老奶奶喂桃太郎喝粥,又给他吃鱼,一起把他养大。桃太郎呀,吃一碗,就长大一圈;吃两碗,就长大两圈;吃三碗,就长大三圈……越长越高。

桃太郎还是很聪明的孩子,教他一,他就能数到十。他越长越高,变得很有力气。老爷爷、老奶奶总是“桃太郎、桃太郎”地叫着他,宠着他,惯着他。

绘本解析:

老爷爷和老奶奶晚年得子,便非常小心地照顾桃太郎,一点儿也不敢粗心大意。桃太郎是个聪明又活泼的孩子。他在老夫妇的小心照顾之下,长得又健康,又可爱。

画面非常形象吃一碗和吃三碗后的体型明显大了一圈,并且非常健壮,让孩子看后对吃饭蠢蠢欲动。

右侧画面凸显桃太郎力大如牛,如山的柴堆对他来说小菜一碟。双脚叉开坚实地站立在地上特有日本武士道的意味。从神话故事中看出日本对武士的崇洋力度。

赤羽末吉的绘画将水墨画技法用到极致的是最大特色。他的作品多以民间故事为题材,如《桃太郎》、《地藏菩萨》、改编自蒙古族民间故事的《苏和的白马》,以及改编自苗族民间故事的《灯花》等等。这一古老东方的绘画技法非常适合表现此类主题,水墨画的写意手法还为这些作品增添了些许神秘色彩。

【第6画面】

绘本原文:

一天,一只乌鸦飞到桃太郎家的院子里。这样唱起来:鬼岛的鬼来了,从那个村子偷了大米;嘎——嘎——从这个村子偷了盐巴;嘎——嘎——还把公主抓到了岛上,嘎——嘎——

绘本解析:

童话中是这样表述这个故事的:有一天,有一个打从港口来的老伯伯,到家里来聊天。聊啊聊的,竟说到了一件近日来所发生的事。老伯伯告诉桃太郎:“这些天来,对岸的小岛上,来了一个很坏的妖怪,这妖怪喜欢欺负岛上的百姓。它破坏了人们的屋子,抢走了人们的东西,大家都对这家伙又恨又怕。”桃太郎听了这一番话后非常生气的骂道:“这妖怪真是个大坏蛋!”

绘本中把老伯伯替换为乌鸦,更增加了神话的色彩。

乌鸦是人类以外具有第一流智商的动物,其综合智力大致与家犬的智力水平相当。“”的故事中独到的使用甚至制造工具达到目的的能力反映了其思维的巧妙。

在乌鸦当中,智商最高的要属日本乌鸦。在日本一所大学附近的十字路口,经常有乌鸦等待红灯的到来。红灯亮时,乌鸦飞到地面上,把胡桃放到停在路上的车轮胎下。等交通指示灯变成绿灯,车子把胡桃碾碎,乌鸦们赶紧再次飞到地面上美餐。

在中国,乌鸦常常是厄运的代名词,乌鸦的啼叫被视为是凶兆、不祥之兆,乌鸦被人们不详之鸟。

在日本,乌鸦却一改不祥之鸟的形象,被日本人作为吉祥之鸟所供奉。乌鸦是日本的国鸟,是日本人心中至高无上的神鸟。

现代,乌鸦又被赋予报忧不报喜、专门暴露抨击不合理现象的孤独而勇敢的自由斗士色彩。这个故事中的乌鸦就是这种角色。

【第7画面】

绘本原文:

桃太郎听乌鸦唱完,来到老爷爷、老奶奶跟前,两手交叉端坐好,一本正经地说:“爷爷、奶奶,我已经长大了,我想去鬼岛制伏那个恶鬼,请给我一些日本最棒的玉米团子吧。”

“什么?什么?你还是个孩子,还没长大成人呢,肯定打不赢鬼的!”老爷爷、老奶奶不同意。可是桃太郎说:“不,不会的,我一定能赢。”桃太郎很坚持。

老爷爷、老奶奶没有办法,只好说:“既然你都这样说了,那就去吧,多拿些日本最棒的玉米团子挂在腰上,系上新头巾,穿上新裤子,配上短刀,扛上“日本最了不起的桃太郎”的旗子,去吧!”

绘本解析:

作为一对贫苦老夫妇掌上明珠的桃太郎,人小志大,桃太郎做了一个决定:“我决定将这大坏蛋给除掉!”老夫妇拗不过他,很欣慰他小小年纪就那么有志气,但又有些担心。只得为他准备了日本最好的玉米团子,缝制了袍褂,买了朴刀送他上路,还给他做了一面“日本人第一桃太郎”的旗帜让他打着。桃太郎便告别了老夫妇出门去了。

左侧画面老爷爷和老奶奶只是惊恐地露出一个头部,而整个画面凸显桃太郎勇士精神。

而右侧画面爷爷奶奶分别跪在地上,是一种下对上的礼节。这里已经把桃太郎看作是神圣的象征,并赋予他一面“日本人第一桃太郎”的旗帜。

这里的玉米团子被强化为一种力量的象征,会增加更大的力量,早日打败妖怪。但从资料中显示是糯米团子非玉米团子,不知译者的用意。

日本的团子到底是什么,里也有团子,还有若干动漫里都有。团子通常指一种制成的食品,口感糯滑香软,有有馅与无馅之分。

日本比较受欢迎的糯米团子,好吃又好做,而且自己做的难度也不大,在日本也过中秋的,只不过他们不吃月饼,而是吃传统的米团子。

团子有很多种类:三色团子、花见团子、蓬团子、白玉团子、荞麦团子等。吉备团子(一种黍子面团子),传说就是桃太郎的奶奶制造的。

【第8画面】

绘本原文:

“路上小心啊!我们等着你打赢恶鬼回来!”就这样,老爷爷和老奶奶送走了桃太郎。

绘本解析:

桃太郎收拾好行囊,带上老爷爷特意为他做的玉米团子,就出门寻找妖怪去了。

桃太郎右侧腰间背包里一堆黄色的东西就是玉米团子,而画面左侧两支树枝也在为其送行,特别是上边矗立在枝头的绿色树叶类似中国的吉祥祥云轮廓,寓意着吉祥顺利,下边则为飞舞的燕群。燕子是鸟类家族中的“”,虽弱小但成群结队飞跃大江南北而求生存,这里预示着桃太郎不是孤身一人去降妖,必有协助者。

脚下像是在云中漫步,群鱼类似古代中国传说中跳过龙门,《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在此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战无不胜。

【第9画面】

绘本原文:

桃太郎刚出村子,一只狗“汪汪”叫着跑了过来。“桃太郎,桃太郎,你要去哪儿呀?”“去鬼岛,去制伏恶鬼。”“你腰上挂的是什么?”“是日本最棒的玉米团子。”“请给我一个吧,我可以和你一起去!”“那就分你一个吧,吃了这个东西呀,力量能增长十倍。”桃太郎从腰上的口袋里拿出一个玉米团子,给了狗。

绘本解析:

果然,桃太郎遇到了一只健壮的小白狗。善良的桃太郎给了小白狗一颗玉米丸子,小白狗开心极了,为了报答桃太郎,便决定追随他一起去打妖怪,做一个忠心的仆人。

一改先前满满的画面,而是留有大量留白,只是在中心位置描述桃太郎救助并收留白狗的场面,暖暖的背景布满鲜花激动而温馨。

《西游记》中首收孙悟空保护唐僧西行。被压在五行山下500年,观音菩萨告诉他,马上会有人来救你,那个人就是你的师傅,于是就等啊等啊,唐僧把如来佛的封条一揭开,孙悟空出来就叫唐僧师傅,后来孙悟空不听话,一路陪唐僧去。

【第10画面】

绘本原文:

桃太郎和狗一起向大山的方向走去,这时,一只猴子“吱吱”叫着跑了过来。“桃太郎、桃太郎,你要去哪儿呀?”“去鬼岛,去制伏恶鬼。”“你腰上挂的是什么?”“是日本最棒的玉米团子。”“请给我一个吧,我可以和你一起去!”“那就分你一个吧,吃了这个东西呀,力量能增长十倍。”说完,桃太郎从腰上的口袋里拿出一个玉米团子,给了猴子。

绘本解析:

桃太郎与小白狗继续前进时,在崎岖的山路中又遇到了一只小猴子。这只小猴子便对桃太郎说:“好心的桃太郎啊!能不能将那用爱心做成的糯米团子给我吃呢?我将会感激你的。”桃太郎便毫不犹豫的将那糯米团子拿出一个,给了这只饥饿的小猴子。小猴子将糯米团子吃下后,精神立刻充沛起来,于是便愿意成为桃太郎的仆人,一起上路。

【第11画面】

绘本原文:

桃太郎,狗和猴子一起向山中走去,这时一只野鸡“咻咻”叫着飞了过来。“桃太郎、桃太郎,你要去哪儿呀?”“去鬼岛,去制伏恶鬼。”“你腰上挂的是什么?”“是日本最棒的玉米团子。”“请给我一个吧,我可以和你一起去!”“那就分你一个吧,吃了这个东西呀,力量能增长十倍。”说完,桃太郎从腰上的口袋里拿出一个玉米团子,给了野鸡。

绘本解析:

桃太郎带着小白狗和小猴子一起赶路。当他们走着走着,这一回他们碰到一只雉鸡。雉鸡飞了过来,也像小白狗和小猴子一样的说词,于是桃太郎又给了雉鸡一个糯米团子,雉鸡愿意成为仆人,一起上路。

一路上,桃太郎收罗了狗、山鸡、猴子作为随从,自称为小将军。在吃了糯米团子后力大无比,相互保护直奔鬼岛。

【第12画面】

绘本原文:

桃太郎、狗、猴子和野鸡吃着玉米团子,向鬼岛前进了。他们翻过大山,穿过峡谷。

绘本解析:

一主四从翻山越岭、踏水赶路是否有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味道。脚下功夫如云中踏步,无不令人赞赏。

日本学者内山完造将《桃太郎》和《西游记》的故事作比较,认为玄奘法师带着猴、猪、龙三种动物去西天,历尽千辛万苦,为的是取经,发展精神文化,而桃太郎带着猴、山鸡和狗去鬼岛征伐,则是为了掠夺财富;而且《西游记》里唐僧一行去西天取经,行程十万八千里,往返十四年,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玄奘法师本人就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桃太郎》的故事纯属想象,鬼岛更是子虚乌有,这表明日本人有一种一厢情愿的教化、统治其他民族的意识。所谓的桃太郎征伐鬼岛,带回金银财宝,是地地道道的军国主义强盗行为。

如果说,流传深远的民间神话故事往往积淀着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与价值取向的话,那么,桃太郎故事意味着什么?

【第13画面】

绘本原文:

渡过大海,一直向前,向前——

绘本解析:

这时,桃太郎和伙伴们已经到了海边,他们向岸边的渔夫们问路,并从渔夫那里借来了渔船。勇敢的桃太郎带着伙伴们,顶着巨大的风浪,乘船赶往对岸的小岛,开始寻找妖怪的行踪。

桃太郎和白狗站在船头,平视远方,镇定而自若。猴子和山鸡端坐船舱,静观其变。汹涌的海浪和压顶的乌云给降妖的前景布满变数。

【第14画面】

绘本原文:

终于到了鬼岛。鬼岛上立着一扇很大的门。“咚咚咚!”狗上前敲了敲门。“谁啊?”小恶鬼出来了。桃太郎回答说:“我是日本最了不起的桃太郎,是来制伏你们这些恶鬼的,赶快投降吧!”

绘本解析:

这是一个地形险恶的岛,一踏上陆地,便感觉到一股恐怖的气氛。但是桃太郎告诉他的朋友们,无论再大的困难都必须勇往前进,于是他们便向妖怪住的城堡走去。

小白狗有灵敏的嗅觉,带着大家找到了妖怪的城堡。这是一座铁铸成的城堡,城堡有一个铁铸成的红色大铁门,看来非常的坚固。两侧深紫色围墙给人某些阴森、沉重、诡异、神秘的色彩,象是一股不可抵抗的邪恶的力量。

在日本也是代表悲伤一场恶战不可避免。

这铁门紧紧的关闭着,无论他们如何的推着,敲着,就是无法将大门打开。墙桃太郎想:这下该怎么进去呢?

“等一下,我有一个好主意。”原来猴子的身手矫捷,它先挽住了雉鸡,然后跳入城墙里边,很快的走进城里。而城中小鬼们已经严阵以待了。

【第15画面】

绘本原文:

于是,猴子爬上墙,从里面打开了门。野鸡从空中攻击。桃太郎拔出短刀,和狗一起投入了战斗。小鬼们乱作一团,向老窝里逃去。

绘本解析:

小猴子找到了城门,这时居然没有卫兵,于是它很顺利的打开城门让同伴们进入。

一开始对方根本不把这帮小毛头放在眼里,可是真的一交手,恶鬼们就招架不住了,很快就成了手下败将,桃太郎他们因为吃了全日本最好的黄米团子,打起仗来格外有劲。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场面——

小鬼们在他们面前不堪一击,纷纷向老窝逃去。

【第16画面】

绘本原文:

鬼王和手下们正在老窝里饮酒狂欢。听说桃太郎来了,还互相开玩笑说:“什么?桃太郎?那是什么东西?”而桃太郎他们四个,因为吃了好多日本最棒的玉米团子,拥有了几百人的力量,把小鬼们一个个全部都制伏了。

绘本解析:

老妖怪更是不把桃太郎当回事,一副轻视的口吻。可一旦打起来,那妖怪没两三下的功夫便让桃太郎给制服了。桃太郎抓住了这妖怪,一箭把妖怪的帽子挑飞,吓得妖怪嗷嗷直叫。小白狗“汪!汪!汪!”的叫着,它狠狠地咬住了妖怪的上身。山鸡则把公主保护了起来,免得受伤害。

这些妖怪被他们整得七零八落,痛苦求饶。

【第17画面】

绘本原文:

鬼王来到桃太郎面前,双手伏地,向桃太郎求饶说:“真的非常抱歉!请饶我们一命!我们以后再也不干坏事了!”大颗大颗的眼泪从他的大眼睛里流了出来。“好吧,要是你们以后再也不干坏事了,我就饶你们一命。”桃太郎放过了他们。鬼王说:“为了向您谢罪,我们会献出所有的宝物。”于是,鬼王拿出了所有值钱的东西。桃太郎说:“我不要什么宝物!把公主交出来!”小鬼们连声说:“是,是”,便交出了公主。

绘本解析:

这些妖怪不敌桃太郎和他的朋友们的英勇,都被打得抱头鼠窜,跪地求饶。妖怪们一个个倒在地上,狼狈不堪。

鬼头更是跪在地上向桃太郎求饶,从大眼珠里巴达巴达往下落着大颗大颗泪珠,连声说:“真打不过您哪!请饶我一命。今后决不敢再做坏事了!”桃太郎说:“记住,从今以后不准你们为非作歹,倘不老实,决不再宽容!”黑鬼连忙说:“不敢,不敢!”又叫小鬼崽们把金银财宝抬了出来,奉送给桃太郎,表示今后决不违命,真诚投降。

可见,对比自己厉害的对手,鬼头心甘情愿地认输。而桃太郎作为胜利者,理所当然地取走了手下败将的金银财宝。如果被打败的是桃太郎,那么情形会如何呢?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桃太郎一定会像鬼头一样趴下来,磕头求饶。

画面被分割为三部分,正义力量、邪恶势力和金银财宝。用黄色代表神圣的获胜方。

【第18画面】

绘本原文:

桃太郎救出了公主,带着狗、猴子和野鸡。一起渡过大海,穿过峡谷,翻过大山,回到了家。

绘本解析:

桃太郎把财宝装上车,让狗、猴、山鸡拉着,凯旋而归。

桃太郎和公主双双端坐船头,英雄救美是否成就一桩佳话。

这时画面是满满的紫色,紫色也代表着永恒的力量和爱,同时也凸显桃太郎的高贵、魅力、自傲和神秘。

【第19画面】

绘本原文:

老爷爷、老奶奶非常开心地来迎接桃太郎。从那以后,恶鬼们再也没有来骚扰过。桃太郎迎娶了公主。和老爷爷、老奶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让人敬佩,也让人羡慕。

绘本解析:

老夫妇看见儿子带回这么多财富,高兴得合不拢嘴。

桃太郎和朋友们一起制服了妖怪,还把妖怪抢来的财宝全都还给了老百姓,大家都非常感谢这些小勇士。从此以后,这个村子里的人都过上了平安快乐的日子,再也没有过灾难。

公主是谁家的公主,开始没有交代清楚。在寓言故事中,县太爷便感动地把桃太郎请到官府去,并说:“桃太郎!你真是个善良的孩子。我决定将女儿许配给你。

于是桃太郎便在村民的祝福之下和县太爷的女儿结婚了。县太爷的女儿也是一个知书达礼,孝顺父母的好女孩,从此以后,桃太郎便和县太爷的女儿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封底】

绘本解析:

《桃太郎》自室町时代(1392——1573年)产生至今,几百年来,桃太郎一直活跃在日本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里,桃太郎在日本的知名程度,犹如孙猴子在中国。除口头传承之外,还频繁地作为连环画、漫画、小说、诗歌及卡通电影、漫画等的题材使用,在明治初年即收入小学国定国语教科书中。

可以说,在日本人心目中,桃太郎是一位无可争议的英雄,他人小志大,勇于进取,征服了鬼岛,获得了财宝。这种大无畏的开拓奋斗精神早已成为日本人的一种人生信念。

桃太郎故事也揭示了日本的国民特性;尚武与对外扩张;强者崇拜和现实主义的生存态度;恃强凌弱的两面性。这种信念,不妨就称作“桃太郎精神”。

当年中华帝国强盛,日本谦恭有加,先后十八次派出留学生到中国,从中国引进了大至文明制度、小到生活习俗的全部文化,甚至连语言文字都是从中国学过去的。等把这一切都学到了手,就不再把中国放在眼里。到了近代更是翻脸不认人,仿效西方列强欺负起中国来。

所以说桃太郎是令人生畏的桃太郎!

四、作者信息

松居直:1926年出生于日本京都。同志社大学毕业后开始参与福音馆书店的创业,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日本绘本的创作及出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被誉为“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创作的绘本有《木匠和鬼六》《古代武士》《桃太郎》《变成了山的巨人》《桃花源的故事》等,所著论文集有《绘本是什么》《看绘本的眼睛》《阅读绘本》《我的图画书论》《绘本的喜悦》等。

赤羽末吉:1910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年轻时曾在中国东北和内蒙生活过多年,五十岁时出版了第一本绘本《地藏菩萨》,此后凭借雄厚的实力成为日本如日中天的绘本大师。赤羽末吉是亚洲第一位国际安徒生奖画家得主,曾经获得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讲谈社出版文化奖、小学馆绘画奖等多项大奖,代表作品有《苏和的白马》《追追追》《木匠和鬼六》《鹤妻》《桃太郎》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