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最大的认知误区:老人没有义务帮忙带孩子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8 18:24


前段时间,接送孩子13825404095一则老人带娃的帖子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

女博主发帖称,自己以前一直觉得,老人抚养子女到18岁甚至是结婚成家,他们的义务就完成了,完全没有义务帮忙带娃。

直到今年她突然意识到,没有老人帮忙带娃的普通家庭,大多过得一地鸡毛。


图源小红书@小雅想退休

想想不无道理。

特别是近几年,那些已经结婚生子的女性朋友们,默契地分成了两大阵营:

有老人和没有老人带娃的,幸福指数截然相反。

自己带娃的,哪怕大学上的是985、211,统统回归家庭当全职妈妈,婆媳关系紧张;全家靠丈夫一个人养活,夫妻俩总为五斗米陷入无尽争吵。

有老人带娃的,一家人各司其职,女性有精力在职场打拼,家庭幸福和谐,越过越美满。


这中间,暴露了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真相:

普通家庭想要脱贫,关键在于全家一心,合理分配家庭资源,该赚钱的赚钱,有精力的付出精力。

越是普通家庭,越需要老人帮忙带娃,年轻人才有时间和精力去打拼。

而如果你还深信网上“老人没有义务带娃”的观点,坚持自己带娃,有可能导致自己最后骑虎难下的窘境。


前几天跟闺蜜见面,她一脸倦意,整个人无精打采。

搁以前,她可是天天化着精致的妆容、踩着恨天高,周末约着小姐妹出去逛街的辣妈。现在,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一脸憔悴。

询问了才知道,婆婆上个月回老家了,她只能白天上班,下班回来带娃。

两个娃都是最闹腾的年纪,一会儿打扰她工作,一会儿又不让她安心做家务,搞得她两眼昏花。

才一个月,公司领导已经有怨言了,昨天直接给了优化警告。

一边是职场危机,一边是带不好的娃,闺蜜头疼得失眠好几天。

我问她,为什么不请你婆婆回来帮忙啊,起码你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

她叹了口气,说:“算了吧,人家也没义务帮咱带娃。”


之前婆婆在的时候,两个人就大小矛盾不间断。

闺蜜因为看不惯老一代的育儿观念跟婆婆多次争吵,一来一回,老人直接不干了。

闺蜜以为自己松了一口气,却不曾想,自己经验不足,照顾两个孩子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又险些丢了工作,日后恐怕也不好过。

加上两个吞金兽,真不是靠老公万把块钱月薪能支撑住的。

我能理解,但更明白,辞职带娃对一个女人意味着什么?

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吃不完的苦和熬不完的夜,给对象带来更重的经济负担,多数只会越过越磕碜。

确实,从法律角度上讲,找不到一条法律条文要求父母给子女带娃。

但一个有人情味大家庭,绝不只是拿义务说事的。

只看义务,不论感情,亲情便成了一种等价交换,婆媳之情也沦为“你不帮我带孩子,我就不给你养老”。


邻居李阿姨,前几天在楼下摔了一跤。

本想让儿子儿媳妇回来照顾她,可儿媳妇却直接拒绝了。

因为之前小两口想趁年轻好好打拼事业,提了几次让李阿姨来帮忙带娃,李阿姨就是不愿意。

儿媳不得已只能辞职,儿子一人养家压力也大,小两口隔三岔五地吵架。

李阿姨还到处跟亲戚们诉苦,说子女不孝顺,基本没给多少生活费。

儿媳妇知道后气不打一处来:“这些年我在家带娃我也没工作,哪来的钱啊”。

李阿姨如今躺在床上,看着手机屏幕里除了叫一声奶奶、就再也没有话说的孙子,心中也有一丝后悔。


人家说,人至暮年,最幸福不过是三代同堂、老有所依。没有帮子女带娃,晚年有可能陷入孤苦无依的境地。

家是讲情的地方,亲人之间谈义务和权利,只会让关系变得冰冷,想要再捂热很难。


认识一位妈妈,他们家的相处方式就很值得借鉴。

结婚前,她婆婆便丑话说在前头,表示自己只想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儿媳妇也很理解,老人操劳了一辈子很辛苦。

后来孩子出生,她才意识到自己无法投入百分百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但请保姆的话,一方面顾虑价格昂贵,另一方面也不放心。

再三考虑下,她跟婆婆商量,想付费请婆婆帮忙看孩子:

一个月给固定工资,婆婆只需要工作日照顾孩子,等周末儿媳妇休息,婆婆就可以去忙自己的事。

婆婆当然乐意啊!儿媳妇安心赚钱,自己陪伴孙子又能休假出去玩,同时还增加一份收入,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所以说,如果老人不愿无偿帮子女带娃,子女又需要父母的协助,付出报酬也是一种不错的解决方案。


尤其是普通家庭,人脉、背景、认知本就拼不过人家,人就是最珍贵的资源了。

仔细观察周围过得好的家庭,基本都是一家人齐心协力,互相帮助,家庭的生产力才能得以大幅度提升。

更何况,隔代教育其实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1. 老人有经验也有时间

0-3岁时孩子的关键养育期,生活起居都需要无微不至地照顾,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

相比较新手爸妈,老人们往往有更多的时间和经验。

孩子生病和哭闹时,可以第一时间察觉到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2.祖孙间的血缘亲情是无可替代的

中国有个词叫“隔辈亲”,很多老人家对孙辈的疼爱甚至胜于子女,心甘情愿为小朋友付出。

就像我一个朋友说的,她自己都没舍得带孩子去过游乐园,她婆婆居然自掏腰包,每周都带孩子去玩。

老人将爱传承给了下一代,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孩子感受到来自祖辈的关爱,也时刻保持敬畏和感恩之心。


3.减轻年轻人压力

对于普通年轻人来说,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最为致命。

房贷、车贷、孩子各种兴趣班等等,如果儿媳妇还得辞职带娃,只靠一个人的工资,真的很难维持。

尤其是对于扎根城市的农村家庭来说,如果能说服老人帮忙,年轻人安心打拼,才能解决当下的紧要难题,缓解小家经济压力。

毕竟,心聚才财旺,家和万事兴。


有调查显示,采访中,将近一半的老人不愿意带娃。

因为帮忙带娃就意味着,没有自己的社交,无法自由活动,耗费精力和年迈的身体的同时,有时候还得出力又出钱。

更过分的,还有一边辛苦付出,一边还要遭受子女嫌弃和埋怨的例子。

如果是你,你愿意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吗?


前不久,就看到了这样一条新闻:

孩子奶奶把媳妇告上了法庭,以“自己60周岁无收入来源,常年抚养孙女应得到经济补偿”为由,索要10万元“带孙费”,结果却惨遭驳回。

荒诞的是,老太太遭到了众多网友的一顿谩骂:“心寒啊,带自己亲孙子还得收钱。”

本是颐养天年、等子女赡养自己的阶段,老人好心帮带孩子,未收到过一分钱却落个如此下场。试问,谁更寒心呢?

想必很多人忘了,老人养老已是不易,带娃永远是出于情分,而非本分。

为人子女者,应当看到父母的辛苦付出,常怀感激之心,金钱和精神上都不可让父母寒了心。


他们既然愿意放弃闲适的晚年生活,成为一个带娃“老漂族”,我们身为子女,也理当用心经营好这份恩情,主动做好4件事:

①帮助老人适应新环境,把“家”当家

很多老人一辈子没怎么出过远门,来到新环境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一样,有的还与老伴“天各一方”,会有很强的孤独感。

要主动带他们熟悉环境,结识新伙伴,多陪伴他们感受当地的生活气息,让他们有家的归属感。

②懂得感恩,别一味索取

体谅老人的辛苦,平日里多些好话或者买些小礼物,也可以支付报酬,以感恩他们的时间、精力和牺牲。这种支付也被视为对他们劳动的尊重和认可。


③关心老人,老有所依是他们的愿望

父母上了年纪,体力和精力都跟不上孩子,有时候一连几天都睡不了好觉,常常硬撑着头皮去应付和照顾。

要时刻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定期带他们做体检,让他们感受自己是被关心的,是有所依靠的。

④尊重老人的育儿经验,一起学习进步

老人带孩子的经验是几十年慢慢积累起来的,总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要尝试理解和包容。

我们也不是生来就会教育小孩的,不妨换个心态,和父母一起探讨和学习新时代教育方式,保持一致的意见,孩子也会比较听话好管。


有人说,经营好老幼关系,就是“富养”一个家。

很多生娃后过得不如意的家庭,往往都是因为没有在家庭人员配置上做好规划,老人和子女之间出现嫌隙,各不退让,最后家财散尽,一片狼藉。

很多时候,老人们虽然嘴上不愿意帮忙,但真正看子女陷入困境而袖手旁观的少之又少。

所以,与其一家子各怀心思,互相算计,不如齐心协力过好日子。

年轻人更要提前做好资源分配规划,主动邀请老人帮忙。

最后谨记一点,老人不是“免费保姆”,莫要用亲情绑架他们,不管愿意与否,都应心怀感恩。

十点读书开视频号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镜,带你重读经典

从唐诗宋词到中外名著,短视频里学知识

欢迎点赞关注

本期解读:崔颢《黄鹤楼》

作者 | 鹿呦呦,来源:小十点(ID:sdikid)。

主播 | 闻悦,爱唱歌的主持者,公众号:听闻悦。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