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道德榜样在行动|李绍梅:好媳妇悉心照顾瘫痪公公13年李绍梅,酒店保洁13825404095女,1954年6月出生,莒南县石莲子镇彭古城村村民。她是村里颇有名气的“好媳妇”,一提到她,街坊邻里都会竖起大拇指。多年前,李绍梅公公因脑梗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丈夫又在外务工,于是,照顾公公的重任便落在了李绍梅的肩上,为公公翻身、擦洗、按摩,更换衣服、被单、尿不湿,给公公喂水喂饭。这位普通农村妇女,用十三年的坚守与付出,诠释了“孝”的深刻内涵。
十多年前,李绍梅的公公突发脑梗住院治疗,喝水、吃饭、上厕所都离不开人,李绍梅便和丈夫24小时轮流守在身边。住院期间,李绍梅除了要照料公公的起居饮食,还要给公公按摩身体,担心公公晚上睡觉不踏实,又亲手缝制了舒适的垫背和枕头。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李绍梅却13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着卧床的公公,为了防止公公生褥疮,她就及时给公公更换尿垫、翻身擦洗。特别是到了夏天,公公双腿浮肿,密密麻麻的长满水泡,散发出难闻的腥臭味,公公疼痛难忍时还会对李绍梅发脾气,但李绍梅依然耐心地为公公擦洗上药。“公公年龄大了,没有牙了,但胃口还不错,经常想吃肉。”为了给公公补充营养,李绍梅总是把饭菜和肉做得熟烂可口。到了冬天,饭菜容易凉,她就用一个小盆倒半瓶开水,将饭菜放到盆里温着,确保老人能够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照顾好老人不仅要让他吃好喝好,更要让他心情愉快。”天气好的时候,李绍梅会用轮椅推公公到院子里、大街上透透气、晒晒太阳,不厌其烦地陪公公聊天,给公公讲村里发生的趣事,让公公保持良好心情。
不辞辛劳照顾家人,文明家风代代相传
李绍梅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平时根本无暇顾及家里,大事小事一股脑儿都撂给了李绍梅。对此,李绍梅毫无怨言,她理解丈夫在外奋斗的不容易,勇挑照顾家庭的重担,承担起所有家务,从来不喊苦,不嫌脏,不怕累。李绍梅常说:“俺当家的在外挣钱不易,俺能做的就是把家打理好,让他不用担心家里。”她总是将家里收拾的干净整齐,虽然取暖器上搭着公公的衣物,但屋里闻不到任何异味,一点儿也看不出家里有个瘫痪在床的病人。
李绍梅用实际行动恪守着孝道,尽心尽力的赡养老人,她的一言一行,既是善心孝行,也是言传身教。儿子儿媳在李绍梅的耳濡目染下,也都十分孝顺懂事。大儿子成家后落户上海,大儿媳是城里姑娘,却一点也不矫情,看到婆婆不辞辛苦、毫无怨言地照顾家人,她深受感动,逢年过节回到老家就帮着李绍梅照顾爷爷;二儿媳是本村姑娘,更是深受婆婆好品德的熏陶,秉承“百善孝为先,做事诚为贵”的优良家风,把自己的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两口子在外做生意也是诚信经营,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孝老敬亲美名扬,用行动传递正能量
既要照顾两个孩子,又要伺候公公,李绍梅对这个家付出了莫大心血,尽管丈夫不善言辞,但都看在眼里。“家里大小事务都是她弄,我只要说一下,后面都是她去打理好。”李绍梅丈夫憨厚地说,“把家交给她照看我是一百个放心。”
十三年寒来暑往,李绍梅始终无怨无悔地侍奉公公,在她心中,照顾公公就是她的责任。公公也特别的感动,逢人便说:“只要一会儿看不到儿媳妇的身影,心里就有些牵挂,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儿媳。”邻居把她的付出看在眼里,感叹道,“村里那么多儿媳妇,从没见过像她这样孝顺的。”
如今,李绍梅的公公虽然去世了,但李绍梅孝老爱亲的故事成为了十里八村的美谈,也带动村里形成了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的良好风气。“这么多年来,李绍梅的事迹感染带动了很多人,对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彭古城村党支部李书记深有感触地说。
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李绍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打造了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