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讨论给予产后尿潴留产妇预防性护理联合低频脉冲及盆底肌锻炼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6月-2024年4月期间,地面清洗13825404095我院内60例产后尿潴留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选择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护理及盆底肌锻炼干预的对照组(n=30),以及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预防性护理联合低频脉冲干预的观察组(n=30),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尿道口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尿道口疼痛程度发生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可提前针对产后尿潴留产妇的实际情况,给予及时且系统化的护理支持,控制疾病的发生,联合低频脉冲干预与盆底肌锻炼,更利于解决尿潴留问题,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低频脉冲;盆底肌锻炼干预;产后;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临床较为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引发产后尿潴留的原因是,分娩过程会对膀胱、盆腔神经丛造成压迫,从而使得膀胱肌麻痹,膀胱与盆腔神经丛发生暂时功能障碍,造成产妇部分或全部尿液不能排出体外[1]。主要临床表现为产妇排尿困难,下腹部坠胀感明显,触摸产妇下腹的时候无法触摸到产妇的子宫体,产后尿潴留严重者会导致自发性膀胱破裂,诱发严重的腹膜炎。盆底肌锻炼是改善产后尿潴留的常见方法,能够逐渐恢复产妇的盆底肌功能,降低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也应当给予产妇护理干预,但常规的护理模式不够完善,康复护理效果不佳,因此寻求更为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是临床研究的重点[2]。故本次研究对预防性护理联合低频脉冲干预与常规护理及盆底肌锻炼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为改善产妇的预后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6月-2024年4月期间,我院内60例产后尿潴留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选择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其中对照组年龄21-37岁,均值(28.25±2.41)岁;孕周37-41周,均值(38.89±2.68)周。观察组年龄22-38岁,均值(28.62±2.53)岁;孕周37-41周,均值(39.03±2.51)周。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所有产妇产后6-8h无法自解小便,超声显示膀胱残留尿量>100ml,符合产后尿潴留诊断标准;(2)初产妇;(3)临床资料完整;(4)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妊娠高血压、糖尿病者;(2)生殖系统感染;(3)合并其他泌尿系统疾病;(4)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及盆底肌锻炼干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及盆底肌锻炼干预,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日常自我护理指导、饮食干预;盆底肌锻炼需由护理人员指导,在产后30分钟开始,指导产妇采取平卧位,并吸气5s,随后收缩肛门,再呼气10s,恢复至放松状态,反复练习4-5次,分娩2h后,增加盆底肌训练次数。
1.2.2 预防性护理联合低频脉冲干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联合低频脉冲干预。预见性护理内容包括:①产前告知产妇分娩后可能会出现尿潴留等问题,使得产妇能够提前做好思想准备,配合护理人员制定预防措施,获取良好预后;②针对产后会阴损伤疼痛的产妇,预先告知其排尿对会阴损伤并无影响;③对卧床无法进行有效排尿的产妇,鼓励与协助其下地排尿,产妇身体虚弱、无法下地的,将病床摇起,抬高产妇身体,使其以合适的体位,尝试自行排尿;④使用冲洗外阴、热敷等方式刺激产妇自行排尿;⑤播放流水声,使其可产生条件反射,增强尿意,实现自主排尿。低频脉冲干预方法为:知道产妇采取平躺位,放松,将低频脉冲电疗仪两电极片分别放在产妇小腹部膀胱隆起位置与骶部骨髓排尿中枢位置,根据产妇的耐受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强度调节和时间调节,每次治疗20~30分钟。
1.3 指标观察
1.3.1 生活质量评分
使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各项100分,得分结果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1.3.2 产后尿道口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估量表(VAS),对产妇排尿10分钟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对比,0级为无痛,Ⅰ级为轻度疼痛,Ⅱ~Ⅲ级为痛感明显,统计相应人数并进行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5.0版本软件处理数据,变量资料以“t”计算,定性数据用x2核实,分别以()与(%)表示,P<0.05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产后尿道口疼痛程度对比
观察组产后尿道口疼痛程度发生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数据显示,顺产者尿潴留发生率约14%,手术助产者发生率高达26%-38%,2019年中国产妇顺产出院人数为110.2万人,同比下降12.8%,产后尿潴留产妇人数会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严重影响了产妇的生活质量[3]。目前,国内外对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干预,仍以盆底肌肉康复训练为主,通过对盆底肌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缓解产后尿潴留障碍。然而,对于相对较为严重的尿潴留患者,盆底功能锻炼疗效果不理想。
本次研究在常规护理及盆底肌锻炼的基础上,为观察组产妇采用了预防性护理联合低频脉冲干预,经过对比分析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产妇的预后更为良好,临床护理效果提升,这是由于预防性护理联合低频脉冲,可针对产后尿潴留的特性,提前制定护理方案,让产妇更加配合,低频脉冲更可针对性地刺激盆底肌,恢复盆底肌功能,使得尿潴留问题得到有效控制,产妇的生存质量得以提升,与陆燕,许霞,王颖,等研究结果一致[4]。研究还显示,观察组产后尿道口疼痛程度发生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证实预防性护理联合低频脉冲干预可控制尿潴留的发展,改善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产妇盆底肌功能的康复,产妇的不适感与疼痛感也可逐渐消失[5]。上述研究结果均可表明,预防性护理联合低频脉冲及盆底肌锻炼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填补医院在产后尿潴留临床护理中的空白,丰富临床护理手段,提高护理效果,进而改善产后尿潴留产妇的生活质量,提升产妇的满意度,为医院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在盆底肌锻炼的基础上,采取预防性护理联合低频脉冲干预,能够解决产后尿潴留患者存在的不适感,提高产妇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邵岚,谷金玉,韩东香.低频脉冲治疗仪对产后尿潴留的高龄初产妇的影响[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22,23(5):515-516.
[2]郑红连.临床护理结合中西医方法治疗产后尿潴留的观察——《解除妇科病困扰》[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8):193.
[3]洪玲玲,齐新颖,王学珍,等.改良VBAC评分法联合护理干预在剖宫产后阴道试产中的临床价值[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0,39(4):1950-1954.
[4]陆燕,许霞,王颖,等.低频脉冲电刺激配合音乐疗法治疗初产妇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8,32(7):1111-1113.
[5]张素萍.临床护理干预对无痛分娩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探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S2):216-218.
项目基金: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GZ2023ZSF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