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都说“
晚上不能带宝宝出门,接送孩子13825404095容易招惹不干净东西
”,这样的说法是迷信还是有科学依据?
案例
前几天约着闺蜜晚上出来吃饭聚一下,也想着看看她家的小宝宝。但没想到被闺蜜一本正经的拒绝了。而闺蜜给出的理由是:
晚上不能带宝宝出门
。
我当时就想,老人们总说“晚上不能带宝宝出门,容易招惹上不干净的东西”。但这样的说法完全是由于一种封建的思想。
于是我就不免吃惊地问道:作为新时代的妈妈你怎么也能相信老人们说的那一套呢?
而闺蜜却说,自己当时也不相信,但后来带着宝宝晚上出去了几次,果然回去后宝宝总是长时间的吵闹,甚至第二天也会出现不舒服的情况,所以才不得不在意一些。
事实上,对于“晚上不能带孩子外出”这一说法,并不完全是老人的迷信,反而确实有很多的科学依据。
晚上不适宜带孩子出门,主要是这些原因:
1) 早晚温差大,孩子易生病
现在虽然说还在三伏天,但到了晚上之后,
气温也会相比较白天低一些
。如果再遇上下雨刮风,则气温会更低。
大人们可能觉得晚上外出乘凉甚好,但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神经尚未发育完全,而自身的抵抗力又不好,所以很容易着凉生病。
2) 夜晚孩子容易惊吓
小孩子都是缺乏安全感的,即使是白天,也会因为不安而时常哭闹。而在
夜晚光线较暗
,大人们有时都会觉得恐惧,更何况是缺乏安全感的小孩子呢?
长期缺乏安全感,是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育的,所以在晚上,家长还是尽量不要再带孩子出门了。
3) 夜晚安全隐患多
夏季夜晚蚊虫较多,而孩子又是蚊虫最喜欢的目标,所以夜晚外出孩子难免不会被蚊虫叮咬。
另外,夜晚的
灯光比较刺眼
,尤其是汽车上的灯光,又亮又远,而孩子的视觉神经尚未发育完全,一旦孩子顶住不放,那么很容易让眼睛受到伤害。
4) 扰乱宝宝的生物钟,影响孩子休息
育儿家张宏曾经说过:宝宝的最佳发育期时间是晚上10点凌晨2点之间。
在白天,宝宝往往是有大量的运动,喜欢跑来跑去,而等到了晚上,宝宝则会感觉很累,需要充足的睡眠来补充白天消耗的体力和精力。
而小宝宝处于身体发育的阶段,是
有自己固定的生物钟的
,如果妈妈总是带着宝宝外出到很晚,那么就会因此扰乱宝宝的生物钟,宝宝自然会因此难受好几天。
虽然说晚上并不是不能外出,但也有个时间点为限制。
专家表示:晚上这个时间别带宝宝外出
一般情况下,
带宝宝晚上外出不要超过夜晚10点,10点是最晚的时间。
孩子生长所需的生长激素分泌高峰值是9点到凌晨2点,早上5点到7点。这两个时间段,只有孩子在熟睡状态,才能保证生长素的正常分泌。
如果孩子10点还没有回家上床休息,那么势必要错过一部分生长素的分泌了。
另外,10点以后的夜晚往往周围人较少、环境较黑,孩子的想象力在这个时候会把曾经看过的影视剧情节和现实环境联系起来,这样很容易被吓到。
不仅会对心理产生阴影,对于身体健康也是会造成影响。
写在最后:
对于晚上不能带孩子出门的说法,家长要客观地分析,不能单纯地信从老人的说法,一切还是要以宝宝的健康为衡量标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