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我们应该如何去帮助他们?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5-18 11:31

“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我们应该如何去帮助他们?

2019-10-12 11:5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多,其中:独居孤寡的“空巢老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数据显示,2000至2010年十年期间,中国城镇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农村由37.9%升到45.6%。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陆续进入老年,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数将增加到两亿多,占到老人总数的九成。

举个例子:75岁老人,身患疾病,生活无法完全自理!

75岁的王老太太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生活行动非常的不方便,连日常饮食问题都十分的棘手。王老太太的老伴去世的早,只生育了一个儿子。儿子当年结婚的时候搬出去住了,因为王老太太跟儿媳妇关系不好,所以她就一个人居住在老房子里。王老太太的儿子今年50岁,因为本身的家庭困难,没办法花钱替母亲请保姆,而且儿子的身体也不好,离王老太太住的地方比较远,基本半个月就来看望一次母亲。所以,王老太太可以说是一个标准的“空巢老人”,身边没有人照顾,也没有人说话。

王老太太说,为了尽量不拖累儿子,她每天都是尽量少喝水、少吃饭,少去卫生间。而且平时也尽可能少洗澡,万一跌倒、摔伤,就太麻烦了。除了生活上面的不方便,王老太太经常觉得心理十分的压抑,甚至一直有轻生的念头。

调查显示,“在空巢老人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社会针对老年人的电视节目少、健身娱乐设施不足,导致老人的精神生活贫乏。再加之空巢老人社会活动减少、子女关怀不够,极易引发精神疾病。“老年空巢问题是个社会问题,主要还是社会支持系统不够健全完善。”心理学家指出,这包括物质层面的,比如年老体弱、无人赡养、就医困难。尤其是精神层面,孤独寂寞、对儿女的思念让老人缺乏精神慰藉。

近年来,因缺失关爱或得不到子女的赡养,空巢老人屡次成为欺诈案件的受害者,也有老人干脆把子女告上法庭。另外,空巢老人去世多日后才被发现的人间悲剧也常见不鲜。为鼓励子女多尽孝道、多陪父母,政府在2012年提出了“新二十四孝”,希望唤醒青年人,尤其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独生一代的孝心。新二十四孝要求子女“教父母学会上网”“经常给父母做饭”“长供父母零花钱”“给父母买保险”等等。2013年,政府还将子女“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正式入法,以期从法律层面敦促子女履行对老人的精神赡养义务。

如何帮助“空巢老人”破解困局?

1、建立完善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参保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提供适当水平的基本生活保障;它是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有利于改善居民对改革的心理预期,增加即期消费,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2、让老年人融入充满活力的经济社会生活,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优势的作用,并认识老年的价值,愉快安度晚年。

3、尽快并认真建立农村养老制度,推广实施社会基本养老不仅在城市,即使在农村也日显其重要与紧迫。未来的我国养老问题,难点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还要积极推进社区养老建设,发挥社区养老功能。

4、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开拓老年消费市场。根据老年人口的特殊需求推动老龄产业发展。所谓老龄产业,就是指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特色产业,它包括所有有关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商品生产、销售和服务等经济活动。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社会渐行渐远,三代同堂或者四世同堂的景象几乎已经很难看到。子女长大以后,往往都会选择搬出去住,父母就留在老房子里养老。而且,当时我们的计划生育国策推行独生子女制,每个家庭基本上都是一个子女,这样就会给家庭赡养老人带来一定的问题。再加上子女的经济条件有限,可能没办法非常好的照顾老人,尤其是父母身患疾病的,生活压力就会更大。父母如果有养老金还能得到一些保障,如果没有退休金,就会给子女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对于儿女来说,如果没有办法在物质方面满足父母的需求,那么就应该在情感上和理智上有体贴父母的习惯,即使 “离巢”,也要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和往来的次数,以避免父母家庭“空巢”综合征的发生。和父母住同一城镇的子女,与父母房子的距离不要太远。对于身在异地的子女,除了托人照顾父母,恐怕更加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了。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在情绪上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应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国外是如何解决养老问题的?

荷兰:荷兰政府鼓励所有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里。无论是老人拥有房产还是租房,国家都会在其偿付能力基础上给予不同程度的资金补贴。对于完全失去自理能力或者患有严重疾病需要有人专门护理的老年人,养老院成为荷兰养老体系的集中保障。

新加坡: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体系首要功能是养老保障,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医疗保障和住房、子女教育等功能。一般家庭养老主要靠老人自己的公积金,也有少数是老人住房的“反向抵押”,即将住房抵押给政府,换取每月支取的款项。

美国:最为人们熟悉的一类养老服务是“护理服务设施”。除了一日三餐、个人照料等服务,更关键的是可为那些不需要住医院、但有更高护理需求的老年人提供长期专业级别的医护服务。设施内配有医疗人员值班,也分别受到联邦或州政府的认证、监督甚至定期检查。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设施服务价格不菲,但也是接受美国政府医保项目资金的“大户”。

【国太亚医】“港湾铭家”康养社区是国内具有一流水准的养老家居硬件设施和专业服务的社区,同时还是 一个充满人情味的大家庭。针对老人的年龄、心理、家庭与社会生活特点,康养社区通过构建老人晚年生活的美好图景引导和帮助老人培养生活情趣,提升精神境界,协助老人重构生活交际圈,增强社会归属感,协助老人实现余生价值,再次激发生命活力。

社区配套康复医院、护理医院,专业推出“健康改善计划”,通过康养社区健康测评、营养评估及生活评估,在全面了解长者身体情况的基础之上,个性化定制出集科学健身、慢病调理和膳食指导三方面于一体的养生方案。另外,康养社区为入住老人提供丰富的活动选择,包括大型活动、交流联活动、展演活动、志愿者活动、专家讲座、同龄社团、文艺演出、电影欣赏、音乐欣赏、手工艺、脑力锻炼活动、园艺活动、外出服务等等,让老人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其实无论是从心理还是身体方面,老年人照顾自己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尤其,“空巢老人”这个似乎被我们经常忽视的新群体,更加应该得到家人和社会的温暖和关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