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中心问题频出,选择入住前,至少注意这6点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07 15:48

原创 李月兰 医学界儿科频道

*本文所涉及专业部分,照顾小孩13825404095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听儿科医生从院感防控角度,剖析月子会所多名新生儿感染肺炎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孩子、坐月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高危孕产妇以外,很少有家庭把即将临产的孕妇当成患者;在医院生孩子,除了必要的医学支持,大家更注重生孩子的环境、护理条件等等,全国各地大量妇产医院、产科VIP病房的存在就证明了这一点。

产妇产后一般在医院3-5天,出院后,很多家庭选择月子中心,既能照顾产妇和新生儿,又不影响家人工作。近几年,母婴护理行业蓬勃发展,很多高规格的月子会所与医院联合,为产妇坐月子提供了非常好的选择,母婴护理产业成了趋之若鹜的朝阳产业。

2月6日,沈阳鑫享悦时光母婴护理中心“多名新生儿感染肺炎”的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广大网友纷纷议论月子中心的安全问题。(回顾看这里→这其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

发布通告的部门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负责事件调查的行政部门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区卫健局等行业管理部门;

暂时的处理结果是:鑫享悦时光母婴护理中心已暂停营业,全面消杀。

也就是说:月子中心不是医疗机构,不能有医疗行为,也不属于医疗行业,卫健部门没有直接监管权限。但是,月子中心所服务的对象却是产妇和新生儿这类特殊人群,且多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

在医疗机构的新生儿医生,听到这个事件,第一时间肯定会想到一个概念:院感暴发!!!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524-2016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2017-01-15实施):

院感暴发的定义:在医疗机构或其他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疑似院感暴发的定义:在医疗机构或其他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现象;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共同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的现象。

院感暴发事件是医院管理的红线,是极其严重的负性事件,尤其是新生儿科、ICU、血透室、产房等重点部门以及所涉及的重点人群。

针对院感暴发在医疗机构管理的风险点,每个科室都要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所以,医疗机构上至领导、下至员工对院感暴发“闻风丧胆”,因为院感暴发摘乌纱帽、吊销执业执照、医院降级的重大事件常有报道。

参照定义,这起事件不属于院感暴发,因为月子中心不是医疗机构,正常的新生儿也不属于患者,而且月子中心也不存在医疗行为。但是上述两个定义的后半句所表述的现象,在这次事件中是存在的:有9名新生儿先后出现不同程度鼻塞、咳嗽症状,送医后被确诊为新生儿肺炎,经初步判断部分患儿系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为什么新生儿容易发生集中感染的现象呢?

因为胎儿在母体内生活于恒温的无菌环境中,得到母体的保护。出生后生活环境骤然变化,新生儿从无菌环境进入外界环境,无论空气中和周围的物体都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包括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的。由于新生儿许多器官的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加之免疫力、抵抗力差,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增加感染的机会,甚至造成感染集中爆发。

2月6日,在沈阳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患病婴儿在接受治疗。

不可否认,月子中心作为医院和家庭的补充,对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此行业在蒸蒸日上的同时,缺乏行业统一标准、入行门槛低、机构医疗力量薄弱或缺失、无有效的监管等等,也为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如何让这个行业健康向上发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鉴于月子中心的业务与新生儿科工作有部分相同点:服务对象都是新生儿群体,管理方式都属于集中管理,管理内容都包括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口腔、眼睛、肚脐、皮肤等都有规范的护理程序,如果做不到位,就容易发生鹅口疮、结膜炎、脐炎、皮肤脓疱疮等。

在此,笔者结合新生儿院感的防控措施,对出院后新生儿集中管理中的注意事项谈谈个人观点,不代表行为规范,仅供参考(大家如果生娃后,需要选择月子中心,也可以看看机构有没有做到下面这些)。

1.机构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工作流程并落实。房间布局要合理,做到洁污分开,工作人员工作区与新生儿生活区分开,尽量在开业前请有感染防控背景的专家指导后营业。房间保持空气清新和流通,每天通风不小于2次,每次15-30分钟。如果使用空气净化设备,要符合相关的产品资质和说明。对地面、物体表面等每天用250-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2次。

2.工作人员防止交叉感染。这在院感防控中是很重要一环。在月子机构所有从业的工作人员必须无可传染的感染性疾病,机构对员工至少每年健康体检1次,建立档案。对于患有感冒、腹泻、皮肤脓疱病等感染性疾病的员工,要暂离岗位,治愈后方可复岗。工作服尽量短袖,不戴戒指、手镯、手表等饰品,不涂指甲,定期剪指甲,指甲末端不超过指腹。

3.手的消毒是集中管理情况下,隔离感染的关键措施。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手卫生的相关知识,包括手卫生的定义、指征、七步洗手法、手卫生的时间要求等。机构内应对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正确性和依从性进行有效监管,尤其是夜间、换班时等关键节点以及接触幼儿前后、接触幼儿体液后、如厕后、喂奶前等关键环节,必须进行正确的手卫生。放置新生儿的房间必须配备感应水龙头等洗手设施、干手纸等干手设施,还要配备合格的免洗手消毒液。

4.避免流水化作业,比如一个工作人员依次对所有的孩子进行喂奶,再依次换尿布、依次洗澡等。尽量对一个孩子进行集中操作,避免过多的人员、过多的环节碰触同一个新生儿,减少孩子之间交叉感染的机会。新生儿的床单位之间要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每个床的使用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

5.接触幼儿皮肤、黏膜的器具、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浴巾、垫巾等。新生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奶瓶高温、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必须每日清洁消毒,保存母乳和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消毒。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有污染时随时更换,离开后终末消毒。

6.配备必要的医疗力量,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及时进行医学评估,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工作人员要经过必要的医学培训,熟练掌握口腔护理、脐部护理、眼部护理、皮肤护理、新生儿抚触等操作规程。

此事件发生后,笔者查阅资料,目前除了《母婴保健服务场所通用要求》以外,并没有很有指导意义的行业标准,行标和监管空白有待填补。希望各机构以此事为鉴,解决隐患,服务于民,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华社沈阳2月6日报道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524-2016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3]《实用新生儿学》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