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智护训练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18 18:52

亢晓红:女,居室保洁13825404095大专,主管护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社会发展提高,人们对优生优育后的护理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不断提高对母婴服务的质量,我院开展了婴儿智护训练项目,此项目根据新生儿大脑发育的生理、病理特点,科学、有技巧地对婴儿进行智能训练和肢体被动训练,让大量温和、良好的训练刺激通过皮肤感受传入大脑,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被国内外认为是对婴儿健康有益、智力有益的最自然的一种技术[1],受到产妇及家属的好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1 ~11 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足月产单胎妊娠、无窒息史、1 min Apgar 评分8 分或以上的新生儿762 例(产妇762 例),男401 例,女361 例。出生时间6 h ~28 d。体质量2.5 ~4.0 kg。产妇年龄20 ~38 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82 例和干预组380 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新生儿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出生72 h 后接受新生儿智护训练活动。两组在分娩方式、孕周、新生儿体重、1 min Apgar 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新生儿智护训练,具体方法如下:

1.2.1 动员准备 (1)每天下午由责任护士向新生儿家长讲解婴儿智护训练的意义,并要求家长共同参与,在新生儿出生72 h 后对新生儿进行智护训练。智护训练包括智能训练和体格训练。智能训练有视觉训练、听觉训练和视听结合训练;体格训练有全身按摩、肢体被动活动和俯卧仰头。(2)用物准备。包括大毛巾、换洗衣物、尿布、皮肤护理用品、红色海棉球、适合新生儿的沙锤。

1.2.2 操作步骤

1.2.2.1 智能训练 (1)视觉训练。新生儿在安静觉醒状态下,护士一手抱新生儿,另一手用红色海绵球吸引其注视。球的位置在距离眼睛20 cm 处,从中线开始,在新生儿开始注视后慢慢向两侧移动。每次移动时间约20 ~30 s。(2)听觉训练。给新生儿放舒缓的音乐,用沙锤在距离新生儿耳旁20 cm 处轻轻摇动,吸引其转头,两耳轮流进行,每次摇动声音不宜过响,摇动时间不宜超过30 s,防止新生儿在训练中形成习惯而不对声音作出反应。(3)视听结合训练。护士面对新生儿,距离20 cm,一边呼唤新生儿,一边从中线向左右90°缓慢移动头部,吸引新生儿注视。要求声音亲切温柔,面部表情丰富,体现出真切的爱。

1.2.2.2 体格训练 (1)全身按摩。头面部:用两手拇指从前额中央向两侧推;用两手拇指从下颌中央向外上方向滑动;两手掌从前额发迹扶向枕后,两手中指分别停在耳后乳突部。胸部:两手分别从胸的外下侧向对侧外上方滑动,注意避开乳头。腹部:两手依次从婴儿的右下腹经上腹扶到左下腹。四肢:两手抓住婴儿一直胳臂,交替向手腕轻轻挤捏,并揉搓大肌肉群。手与足:用两手拇指的指腹从新生儿手掌腕部向手指方向滑动,足与手的方法相同。背:使新生儿呈俯卧位,两手掌分别于脊柱两侧由中央向两侧滑动。(2)肢体被动活动。上肢:两手握住新生儿腕部,先平伸,再屈曲;下肢,两手握住踝部,向上弯曲,然后伸展。(3)俯卧抬头训练。使新生儿俯卧呈俯卧位,双手托住新生儿腋下,慢慢托他抬头,可根据新生儿自身的力量逐渐减轻上托的力量。以上每个动作每次重复做4 ~6 次,且在婴儿进食1 h 后进行,如婴儿出现哭闹、肌张力高、肤色变化、烦躁时应暂停。

1.3 评价标准 出院前采用护理部统一制定的基础护理和病房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及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和考核。出院后第7,14 天进行电话随访,了解产妇对婴儿智护训练掌握及执行情况,并解答产妇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1 名产妇对应1 例新生儿。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

表1 产妇对护士服务态度、护理技术及沟通交流方面的满意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开展全面温馨的护理服务,依据患者不同的需求建立和完善人性化规范化的护理服务体系,把人性化服务融于护理服务的全过程,给患者以更多的人文关怀[2]。单纯的产科病房健康教育效果不明显,为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我院增加了婴儿智护训练的服务项目。研究表明[3],智护训练能降低新生儿血糖,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及神经系统发育,提高婴儿的免疫功能,改善睡眠,加速胎便排出,降低新生儿血胆红素水平,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还能促进新生儿与家人的情感交流[4],使婴儿具有安全感、舒适感和满足感。所以新生儿智护训练作为产后延伸服务的重要内容,是一项成本低、实用性强、社会效益好的新生儿护理技术,能提高年轻父母的育儿水平,符合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理、社会、心理模式。

在进行婴儿智护训练中,邀请婴儿家长参与并进行指导,不仅满足了产妇及家属的求知欲,同时还增加了护士与婴儿家人的接触时间,无形中缩短了双方的距离,密切了护患关系。护士亲切的语言、热情的服务、娴熟的手法以及对婴儿精心的呵护,都会增加护患之间的亲切感、信任感。结果显示,智护训练提高产妇对护理技术的认可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了科室在患者心中的形象,给医院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表1 显示,干预组产妇对产科护理服务质量认可度、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及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均高于对照组。由此看出,智护训练用于临床是切实可行并且明显有效,已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与应用[5],值得临床推广。

[1] 黄小红,任利容,洪 涛,等.新生儿智护训练在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2):45-46.

[2] 李晓静,房全荣.对住院患者实施温馨服务的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09,28(3):92-93.

[3] 郝艳玲,段学芳.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的临床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3):79-80.

[4] 路 敏,叶思思.新生儿智护训练的临床实践及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