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对健康知识需求越来越强烈,产后抑郁不仅对产妇的自身健康、婚姻和家庭有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对哺乳和母婴关系产生影响,更甚者会引起产妇杀婴和自杀行为,危害极大[1]。健康教育是孕妇获得保健知识的重要途径[2]。有关资料显示,很多初产妇对产后出现的心身不适感到很难应付,甚至感到焦虑,迫切需要医疗服务机构为她们提供有关母乳喂养、婴儿喂养、睡眠规律、行为及孕期自我保健方面的认知功能护理干预知识,对母婴的健康与安全有直接的影响,是提高产后保健质量的先决条件[3]。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我院收治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相关因素及认知功能护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产后随访的抑郁产妇80例,入组标准:(1)产后2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20~35分。(2)已婚初产妇,单胎妊娠。(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4)排除心、肝、肾等重大躯体疾病。(5)自愿加入研究。产妇年龄21~38岁,平均30.5岁。文化程度:大学以上10例,中专10例,高中或中专10例,初中30例,小学及文盲20例。职业:公务员5例,公司职员20例,工人5例,个体10例,其他40例。根据入院顺序,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与护理 两组患者都选用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每天用药一次,起始剂量5 mg,根据情况逐渐加量,每日不超过20 mg。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功能行为护理干预:(1)通过孕妇学校、准妈妈俱乐部、赠送书面资料、开设咨询热线、开设网站等方式,用简单、通俗、易懂的文字,以孕妇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大力宣传孕妇产后健康教育知识。同时,还可以邀请孕妇的家属参加多种形式的产后健康教育知识培训,使家属与孕妇统一观念,接受科学的知识,帮助孕妇安全地度过产后,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2)全面了解产妇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情绪状态,让产妇了解认知治疗的模式,提出对治疗的期望。当情绪波动时随时记下当时的想法,识别自动思维,并告诉自己这些想法可能对,也可能错,尝试另一种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可能带来不同的行为和情绪。(3)在对产妇进行干预后,每次回顾此前情况,共同制定此次治疗的议程,引导出对前次治疗的反馈,识别产妇负性的自动思维,确定一个目前对产妇非常痛苦且与某个重要核心信念有联系的特定情境,启发产妇寻找不良认知,帮助产妇意识到其目前的不良情绪与面临的事件没有直接的关系。
1.3 观察指标 为了统计与观察方便,我们对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4周的HAMD量表中的总分、焦虑/躯体化和认识障碍得分进行了观察分析,HAMD量表能较好地反映患者抑郁程度,即分数越低抑郁程度越轻。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PEMS 3.1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和认知障碍得分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近似t检验。α=0.05。
2 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后,观察组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三项得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和认识障碍得分比较 (± 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和认识障碍得分比较 (± s,分)
组别 例数 HAMD总分 焦虑/躯体化 认识障碍<0.05 <0.05 <0.05观察组对照组t’值P 40 15.95 ±1.03 3.32 ±1.32 3.16 ±2.12 40 21.26 ±2.56 4.92 ±2.62 5.36 ±1.36 12.17 3.44 5.52值
3 讨论妊娠分娩虽然是育龄妇女的一种正常、自然的生理现象,但对孕产妇来说毕竟是一次巨大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应激过程[4]。多年来,我国很多地方实施的产后保健是我国产妇实行早孕保健和产后访视等产后系统保健,在降低产妇死亡率及婴儿死亡率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优生优育知识的普及,产后保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产妇对围产期的健康教育知识需求也越来越多,人们对保健需求的日益提高,如何优化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是妇幼保健人员面临的新挑战[4]。
在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方面,目前认为产前产后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其生物学基础,对于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多见的是单因素的相关研究,产后抑郁的心理社会综合因素相关研究较少。我们知道,妊娠妇女随着胎儿的不断长大心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心理健康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刚开始的兴奋、不安,到孕中期的逐渐适应以及育儿知识的空白、担心产后体形的恢复等,随着孕期的变化都困扰着孕妇。
在护理干预上,要根据每个产妇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灵活多样地选择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以获得最佳的效果,而认知功能行为护理首先改变了产妇的认知,提高了产妇对支持存在的感受度和利用度;其次其本身就为产妇提供强大的社会支持,且能充分利用这种资源,积极主动的寻求他人的关心、帮助,提高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进而改善抑郁情绪。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的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评分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多,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家庭背景和心理特点,寻找适合患者的心理支持技术,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可帮助患者愉快度过产褥期[5]。
[1]孙蕴慧,李慧娟,朱国文.产后抑郁对孕产期妇女的影响28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9):76.
[2]蔡彩萍,陈秀茹,张 玮.保健知识培训对产妇自我保健行为影响的效果观察[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7,37(5):515 -516.
[3]易灵敏,陈 沁,李莹莹,等.广州地区976例初产妇孕期健康教育需求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18(3):201 -203.
[4]齐国娥,任平伟,李占敏,等.社区综合干预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0,32(3):373 -374.
[5]齐国娥,任平伟,李占敏,等.个性化心理干预在产后抑郁患者中实施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3):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