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家电清洗13825404095《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意见》提到,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赡养义务、承担照料责任。这句话迅速引发共鸣。
家人父子,熙熙乐乐,相宁以嬉,不仅是传统社会的寻常场景,也是当下很多家庭的理想愿景。大家在一起,分享喜悦,共担烦忧,赡养老人,抚育幼小,这样的代际良性交流,不管是对老的,还是对小的,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此番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子女就近照料老人,体现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政策善意,也回应了老龄社会众人的关切。
不过,也应注意到,现代社会中家庭的聚合方式,并不仅仅遵从子女或老人的主观意愿,而是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与影响。直白一点说,是否选择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需要打通更多的政策堵点。
比如住房问题,这些年来,城市住房基本上是按照核心家庭的需求设计建造的,很难适应几代人的大家庭共同生活。如果再考虑未来会出现很多二孩、三孩家庭,则至少在住房一项,就会面临很多不适。
当然,就像现在很多家庭已经实践的那样,子女与老人居住在一个小区,或者相隔不远等,这样有分有合,声气相闻,固然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项,但却又会面临另外一个更大的问题,即就业问题。
一二线城市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也高,但往往压力也大,三线以下城市生活成本低,生活节奏慢,但就业也面临困难,这样,必然会出现就业与生活的两难选择。
子女愿不愿意离开大城市是一层意思,中小城市能不能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则是另一层意思,类似的不均衡,显然不应该让本来就劳心劳力的青年人回答。而在城市的两难选择之外,更有城乡的巨大鸿沟。农村老人如何与子女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也需要破题。
此外,诸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政策,仍有待进一步加力。目前,我国失能或部分失能老年人约有4000万人,75%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老年人“长寿不健康”问题凸显。如何从政策层面推进老有所医,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开通跨省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服务,部分地区开始试点跨省门诊费用直接结算。11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要求,简化异地备案手续,力争“十四五”末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率超过70%。同时要求,明年实现全国每个县至少开通一家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还有,在居家养老已经成为主流养老方式的情境下,相应的社区服务、老年人社会参与等方面,也应跟上发展的需求,切实做到“资源向老年人的身边、家边和周边聚集”。各级财政应该加大投入,不要都推给市场。诸如公共活动设施、老年大学,以及赡养负担重的困难家庭等,都应多一些扶持。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比2010年上升了5.44个百分点。未来的养老问题只能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有关各方,都要调适与老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