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服务基层行(精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石材翻新13825404095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服务基层行(精选)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七彩学科网上搜索。
1、优质服务基层行(精选),1,优质服务基层行,2020.8.25,优质服务基层行(精选),2,评审标准,优质服务基层行(精选),3,评审标准,优质服务基层行(精选),4,评审标准,优质服务基层行(精选),5,评审标准,优质服务基层行(精选),6,第一章 设置、功能和任务(院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副本:科室设置、规范校验、变更等;技术指导、教学、培训相关工作记录:培训通知、照片、培训记录、签到表、考核记录等;人员花名册:全院、卫生技术人员、科室主任(医师)、编外人员;人员档案:学历、执业资格、职称材料,学历、职称比例;业务指标:床位数(开放编制,增加申请记录)、床位使用率、住院患者数、平均住
2、院日等;,优质服务基层行(精选),7,第一章 设置、功能和任务(业务科室),各临床(医技)科室诊疗项目清单;科室人员配备花名册;各科室设置文件及设备配置清单;特色科室批准文件或验收合格文件及诊疗记录及业务收入状况;消毒供应,优质服务基层行(精选),8,第一章 设置、功能和任务(职能科室),各科室设置文件、人员名单、任命文件、工作记录,A:病案管理、院感管理;公卫工作人员花名册、职称材料,比例(20%,10%);预防接种门诊验收合格报告或公布文件,冷链管理;无障碍设计,私密性保护措施,警示标识。,优质服务基层行(精选),9,第一章 设置、功能和任务(综合职能),C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能力:设置文件
3、、人员、设备、工作记录;B住院、手术、康复:一级手术10种,单病种手术例数5种,二级手术6种,单病种手术例数5种A职能部门定期督导、总结分析。,优质服务基层行(精选),10,第一章 设置、功能和任务(内部管理),文化建设:服务宗旨、院训、发展规划;规范性: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指南、操作规范;公益性:政府指令性任务、义诊、扶贫、大型急救、健康咨询等:流程性:流程问题调研、瓶颈问题系统调研、排队问题解决,PDCA。基药管理:组织架构、处方点评、分析改进。,优质服务基层行(精选),11,第一章 设置、功能和任务(内部管理-应急管理),组织架构:任务分工、响应机制、工作流程、队伍搭建;制度建设:应
4、急预案汇编(各分册),灾害脆弱性分析(年度);应急演练:演练记录、影像资料、分析总结、持续改进;物资管理:制度建设、物资筹备管理流程、物资日常管理、职能部门监管。,优质服务基层行(精选),12,第二章 全科(基本)医疗服务-门诊,门诊管理:布局科学及合理、标识系统、制度建设、连贯性;便民意识:咨询、导诊、分诊、护送、一站式;出诊管理:公开、数据分析及持续改进、考评、调配;,优质服务基层行(精选),13,第二章 全科(基本)医疗服务-急诊(可选),设备:仪器设备、药品配置,专人管理、制度落实;人员:人员资质、培训(记录)、熟练掌握应急知识、设备操作及技能考核合格率(70%、80%、90%);流程
5、:多学科协作机制、“绿色转诊通道”、“急诊、住院、手术绿色通道”布局:合理、单独区域、距离较短、标识明显;管理:职能部门督导、检查、评价、反馈、持续改进。,优质服务基层行(精选),14,第二章 全科(基本)医疗服务-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住院:制度建设(首诊负责制)、问题解决方案(无床)、流程完善及培训;转诊:制度建设、双向转诊协议、随访、档案管理、流程清晰;出院:健康教育、随访;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持续改进措施,优质服务基层行(精选),15,第二章 全科(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管理,病种诊疗项目、手术目录、诊疗及手术记录(院级);前三年收治及手术病种统计资料(信息系统或诊
6、疗记录);内(儿)科、外科、妇(产)科、全科、中医科、眼耳鼻喉科、口腔科医疗服务:诊疗目录、人员花名册及资质、诊疗记录、相关资质(业务科室);医疗质量分析、持续改进资料(职能科室);服务效率:人均诊疗人次、床位使用率、平均就诊人次;满意度:居民、职工,调查,提高措施,具体目标(80%、90%)。,优质服务基层行(精选),16,第二章 全科(基本)医疗服务-保护患者合法权益,制度建设:合法权益保护制度、医疗风险告知制度,知情告知文书汇编;具体落实-病历体现。保护患者隐私:制度、落实;培训:通知、影像资料、课件、签到、总结。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持续改进措施,优质服务基层行(精选),17,第二章 全科(基本)医疗服务-投诉管理,总体要求:制度建设、专职人员、首诉负责制;日常管理:建立投诉处理全流程(接待、调查、分析、处理)管理,档案卷宗管理;培训:定期案例分析及培训考核。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持续改进措施,优质服务基层行(精选),18,第三章 患者安全-总体要求,查对制度:身份识别、腕带;关键流程:急诊、门诊观察输液室、病房、手术室之间,交接制度落实;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医嘱相关制度与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