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源县农村环境卫生保洁经验做法
近几年来,接送孩子13825404095翁源县委、县政府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采取“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模式,强化村保洁员的日常保洁工作,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全县开展干净整洁村、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的建设,156个行政村已达到了干净整洁村标准。尾进一步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坚持开展农村卫生保洁“十大行动”,持续保持村庄干净、整洁、有序的良好村容村貌。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农村专职卫生保洁队伍
由各镇主导,各村根据人口、规模和地域环境等不同情况,配备相应的保洁员开展村庄日常卫生保洁,原则上每个村小组配备1名保洁员,一个保洁员最多可负责相邻的3个以内村小组卫生保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卫生保洁奖补资金,给予每个村小组每年5000元保洁经费,各镇、村委、村小组必须配套资金总量不得低于县奖补的金额,用于解决保洁员工资和其他保洁经费开支。保洁员队伍由村委管理,同时,县聘请第三方每月对每镇两个行政村卫生保洁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奖补资金挂钩。
(二)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收费制度
各村委会、村小组结合本村实际,原则上按每人每月1元的标准,向本村小组内的户籍居民收取卫生保洁费,通过村规民约明确收费标准和缴费方式。由村委会制定年度收缴任务目标,建立收缴账,所收取的费用,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村内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添置及保洁员工资补贴、卫生评比奖品等。并将收取卫生费的情况列为下拨奖补村小组卫生保洁经费的依据之一。
(三)建立健全卫生保洁“门前三包”管理责任制
各村建立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即:包环境卫生、绿化管理、容貌秩序。各农户门前钉挂门前三包责任牌,明示“三包”内容,村委会主管全村的“门前三包”工作,村级指定1名村干部分管“门前三包”工作,落实定人、定岗、定责的“三定”制度,严格履行职责,并建立“门前三包”执勤队伍,负责监督检查落实辖区内“门前三包”具体执行情况。
(四)建立村民义务劳动制度
村委会负责引导村小组,通过村规民约建立村民“义务劳动日”制度。规定村内18-60岁的村民一年内要开展不少于4天的“义务劳动”,村委会每季度组织村部、党员、村民开展一次“村庄卫生清洁攻坚行动”,对门前屋后和村内卫生“死角”进行义务清理,实现村庄环境美化、农户庭院洁化、村容村貌美化的目标。
(五)实行农村环境卫生网络化管理
农村日常环境卫生保洁实行网格化管理,以行政村为单位,村小组为单元,一村小组为一网格,各网格确定1名村“两委”干部为保洁区域责任人,村委成立监督小组对村庄保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保洁公司每天有没有及时清运垃圾,对没有及时清运垃圾造成垃圾桶溢满情况,即时拍照反馈给保洁公司,及时清运;监督保洁员日常卫生保洁落实情况和村民有没有乱丢乱扔垃圾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开展每月卫生评比活动
各镇引导所有村小组,建立每月卫生评比制度,村委监督小组制定检查评比活动方案,通过采取实地检查、现场点评并提出整改意见等形式,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的方法,对村小组内所有村民家庭开展一月一次的卫生检查评比。通过量化打分,评定卫生清洁家庭、一般家庭和不清洁家庭,并将检查评比结果在村内人员相对集中的醒目位置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年内每次均被评为卫生清洁的家庭,按月或季、半年、年底由村委会统一进行表彰,颁发奖品;对不清洁家庭,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入户指导帮助和宣传教育,督促改进存在的突出问题。
(七)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活动
制定了《翁源县生活垃圾分类“五进”宣传活动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大力营造农村共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社会氛围,在龙仙镇“三青片”江尾镇“莲塘片”“兰乡古韵”廊线等美丽乡村示范片,开展“垃圾不落地,翁源更美丽”垃圾不落地和垃圾分类试点;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星级户”“美丽庭院”“垃圾分类能手”等评选活动,激发村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建设美丽家园的主动性。结合“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深入乡村开展“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增强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养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践行生活垃圾分类要求,不断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
(八)建立考核制度,加强监督
为确保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落到实处,翁源县采取聘请第三方考核评估机构对各镇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情况进行考核打分,每月每个镇随机抽查两个行政村,不打招呼直接进村考核打分,考核评分结果与奖补村小组的卫生保洁经费挂钩,实行奖优扣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