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是由镰刀属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也是小麦生长中的常见病害,发病严重可直接导致小麦穗腐,照顾小孩13825404095同时引起苗枯和基腐,进而导致小麦减产、品质下降。
小麦赤霉病防治一直是小麦种植与生产的一大难题,目前主要手段仍是化学防治。而长期使用单一的杀菌剂往往会导致抗药性的增加,再高效的杀菌剂防效也会逐渐减弱。寻找新型的杀菌剂、探索更科学的杀菌方案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重大需求。江苏省农药研究所经过多年的试验和测定,发现了氰烯菌酯(2-氰基-3-苯基-3-氨基丙烯酸乙酯)这种结构新颖,作用方式独特的新型杀菌剂。氰烯菌酯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国际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FRAC)给予作用机理编码和抗性风险编码的农药创新产品。
氰烯菌酯英文名称:Phenamacril,化学名称: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 CAS登录号: 39491-78-6,分子式:C12H12N2O2,相对分子质量:216.2,结构式如下。纯品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石油醚、甲苯等非质子性溶剂,易溶于氯仿、丙酮、二甲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等质子性极性溶剂。原药外观白色或淡黄色固体。
氰烯菌酯分子结构式
合成工艺
以苯甲腈和氰乙酸乙酯为原料,经加成、缩合2步反应合成氰烯菌酯。工艺路线短,反应条件温和,工业化较容易。
氰烯菌酯以全新的作用机理获得了国际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FRAC)的单独分类(B6:肌球蛋白;第47组:氰基丙烯酸酯类)。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周明国教授团队揭示了氰烯菌酯可与禾谷镰孢菌肌球蛋白-5结构域相结合,干扰肌球蛋白-5马达活性,影响肌动蛋白组装,从而导致禾谷镰孢菌的死亡或生长缺陷。
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马忠华教授团队揭示了氰烯菌酯可抑制赤霉病菌毒素合成。在丝状真菌中,肌球蛋白-Ⅰ参与调控真菌毒素生物合成。氰烯菌酯通过特异性抑制肌球蛋白-Ⅰ ATP水解酶的活性,进而抑制毒素小体的形成,降低真菌毒素的合成。
登记情况
氰烯菌酯的主要生产商是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另外江苏省绿盾植保农药实验有限公司、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各持有一个登记证,目前共有11个登记证,与丙环唑、戊唑醇、己唑醇、杀螟丹、苯醚甲环唑有二元复配登记,还有一个与精甲霜灵、噁霉灵的三元复配登记。登记主要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还可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小麦纹枯病、水稻烂秧病、水稻立枯病、水稻干尖线虫病、草莓枯萎病。
专利情况
专利名称:2-氰基-3-取代苯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农作物杀菌剂上的应用
专利号CN:1317483
专利申请日:2001-05-08
专利拥有者:江苏省农药研究所
截至目前,苏研共申请氰烯菌酯系列专利20多项,涵盖化合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关键中间体、复配、异构体、晶型、应用等多方面的专利保护。
产品特点
毒性低。目前已登记产品均属低毒杀菌剂。
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
对小麦赤霉病防效突出,在防病的同时可降低小麦穗粒中的毒素含量。
而多菌灵在防病的同时则刺激产生超量的赤霉毒素。
无交互抗药性。与噻菌灵、多菌灵、福美双、百菌清、甲基硫菌灵、咪鲜胺、戊唑醇和嘧菌酯等常用杀菌剂都不存在交互抗性。
内吸性强,向上传导。可以被小麦根部吸收,在叶片中的传导及在穗颈中的输导性较差。施药时应直接将药喷到穗部。
复配性优良。可与丙环唑、戊唑醇、己唑醇、杀螟丹等多种成分混配。
对环境友好。对蜜蜂、家蚕低毒,为弱生物富集性农药。
低残留。在小麦收获前间隔21天使用,收获的小麦籽粒基本无药剂残留。
总结与展望
氰烯菌酯结构新颖、作用机理独特,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等诸多特点,上市之后逐渐成为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大单品。目前,氰烯菌酯仍是小麦赤霉病绿色防控的重要药剂,可有效增强小麦抗逆性,提高产量,促进小麦优质稳产。
除了小麦赤霉病,氰烯菌酯也可用于防治水稻恶苗病、小麦白粉病、小麦纹枯病、水稻烂秧病、水稻立枯病等其他多种病害,杀菌谱相对较广。并且,除了在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上使用,氰烯菌酯也在草莓上获得了登记,用于防治草莓枯萎病。而随着研发的深入,新复配的出现和新剂型的拓展,预计未来其应用范围将会继续扩大。氰烯菌酯作为一种满足抗药性治理、减量用药和保障食品安全的创新杀菌剂,未来发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