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梨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2024-09-14 17:01
发布于:山西省
梨黑斑病是梨树生长期的常见病害,家电清洗13825404095同时也是梨果贮藏期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梨的产量和品质。该病害是由链格孢真菌引起,在梨树生长季节可引起叶片脱落、果实腐烂等。在我国、韩国、日本、法国等地黑斑病普遍发生,因此梨黑斑病在梨的进出口贸易中,成为梨出口的限制条件。
一、梨黑斑病危害
主要危害果实、叶片和新梢。
二、侵染途径与发生规律
在花序伸出期,边花上已带菌,先侵染初花期的萼片,随后进入花瓣、花柱中,并且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花带菌率迅速增高。落花后,萼室间和心室依次出现链格孢菌。
另外,花后2周果皮中已开始带菌,而只有在果实膨大前期菌量才迅速增加,病菌潜伏在果皮组织,果肉组织含菌量很少。
病菌在病叶、病梢及病果上越冬,翌年春天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由表皮气孔或伤口侵染。病斑可以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重复再侵染,整个生长季节都可以发病,华北梨区,一般6月份开始发病,7~8月雨季为发病盛期。发病严重可造成早熟梨裂果和早期落叶落果,导致减产,最终导致树体衰弱,缩短结果年限。
三、发病条件
黑斑病的发生与流行和温度、降雨量以及空气湿度密切相关。一般,气温在24~28℃且连续阴雨天,利于黑斑病的发生与蔓延。当气温低于15℃,或者高于30℃时,并且连续晴天,不利于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和传播,病害停止蔓延。
病原菌由潜伏期转向活跃期与采后果实内部pH值、糖分的变化有关,一般成熟果实易被侵染。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肥料不足或偏施氮肥,植株过密的果园,黑斑病发生较为常见。
四、防治措施
1.合理修剪,彻底清园,减少越冬菌源。结合冬季修剪适当疏枝,增强树冠通风条件;彻底剪除病枝,摘除僵果,用涂抹剂处理剪锯口,防止病原菌侵染伤口。将落叶、落果、病枝集中烧毁或深埋,以消灭越冬病源。
2.合理施肥,增强树势。结合深耕改土、行间生草等土壤改良方法,施用有机肥,合理使用化肥,提倡配方施肥,控制化肥施用量,促进根系和树体健壮。
3.药剂防治。花芽萌动前,喷施0.3%~0.5%(质量分数,后同)五氯酚钠+5波美度石硫合剂、65%五氯酚钠100~200倍液,以消灭枝干上越冬的病菌。果树生长期,一般落花后至幼果期,常用药剂有: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00~4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3000倍液;24%腈苯唑悬浮剂2500~3000倍液;喷药间隔期为10天左右,共喷药2~3次。对于套袋果实,套袋前必须喷1次,开花前和开花后各喷1次。
4.采后防治。喷施增强果实抗性的化学杀菌剂:常用的有壳聚糖、SA等,壳聚糖可使果实表面伤口木栓化,堵塞皮孔减少真菌侵染;SA一般认为是诱导植物积累病程相关蛋白,从而使果实产生对病原菌的抗性。
施用抑制链格孢菌的杀菌剂:常用钼酸铵、焦亚硫酸钠、过氧乙酸等,其中钼酸铵、焦亚硫酸钠可有效抑制菌丝生长;过氧乙酸作为强氧化剂,可以有效抑制果实上的致病菌。另外,苯醚甲环唑、异菌脲、嘧霉胺等杀菌剂也广泛应用于梨果实采收后防腐保鲜领域。
(文章来源:果树种植新技术)
文章来源:《农资与市场》
传媒责任编辑:孟莹
声明:本刊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转载内容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本刊并提供书面证据,本刊核实后将主动删除内容,不承担其他相关责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