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房,一定不能犯的5个错误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15 03:18

洗衣房,厂房保洁13825404095一定不能犯的5个错误

2022-04-29 11:03

发布于:安徽省

洗衣房作为车间工作服清洁的场所是食品工厂卫生清洁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洗衣房常位于生产车间外,在内部管理上容易被忽视。工作服的清洁效果不仅关系到着装的美观,更是有效减少交叉污染的重要手段。因此客户审核和三方审核中洗衣房都是重点关注区域,洗衣房的状态也从侧面体现出食品工厂对于卫生清洁管理的深度。

洗衣房内部管理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相关标准对工作服清洁有什么要求?

期待能和大家一起带着这些问题在文章中寻找答案。

错误1:工作服清洗前后被交叉污染

>>>>不同清洁度区域工作服混洗:

不同清洁等级区域不同操作岗位其工作服受到污染程度差别较大,建议根据工作服受到污染的程度分开洗涤,为了减少清洁过程中的交叉污染,部分工厂还会将高清洁区和其他清洁区工作服分开洗。

>>>>清洗后二次污染:

用于转运清洗后工作服的桶也需要清洁干净避免成为污染源。同时整理洁净工作服的工作台面也需要关注清洁,如不使用木制脱漆桌子,存放脏衣服的工作台未清洁不用于整理清洁的工作服等。

>>>>洗衣机未进行周期性清洁:

洗衣机的排水管,烘干机的内部均有容易残留纤维的结构,如下图所示烘干机筛网下容易残留衣服纤维。建议根据洗衣量和日常检查发现,对清洗和烘干设备进行周期性深度清洁,通过拆检彻底去除污垢,防止成为交叉污染源。

>>>>清洗房存放个人物品:

因为洗衣房有时会单独安排一个卫生员进行清洁操作,当缺少定期检查时,在审核中会识别到员工将个人物品,如食品,护手霜等带入洗衣房的现场。

>>>>洗衣房使用杀虫喷雾等化学品:

个别工厂在夏季存在员工自行带入喷雾杀虫剂的现象,为工作服带来了潜在的交叉污染的问题。

错误2:异物管理缺失

>>>>洗衣工未佩戴发罩:

该区域容易忽视佩戴发罩的要求,在工作服整理的过程造成头发掉落到工作服上。>>>>

针线等管理缺失:

部分工厂会在洗衣房设置缝纫机或针线用于修补开线工作服,建议对使用的针等进行点检记录,以防止误操作遗留带入到工作服中。

>>>>工作服线头未去除:

工作服常常会伴有线头脱落的问题,建议可以每周要对清洗后工作服做一次修剪线头的检查,如有破损严重工作服也可以及时替换。

>>>>洗衣机门等生锈:

工业用洗衣机的门外层镀层磨损脱落后容易生锈,需要定期维护避免锈渣成为异物污染清洁后工作服,且需定期拆洗清洁门上密封圈防止内部长霉,并检查密封圈完整性。

洗衣机门生锈

洗衣机门上密封圈脏需要拆洗

错误3:清洁化学品管理缺失

>>>>缺少资质信息,未进入化学品清单:

洗衣房用化学品和车间化学品在管理上应同样对待,使用的清洗化学品需要在化学品清单中,有MSDS的信息说明,特别需要强调不要使用留香型清洗剂,因为在审核中这不仅会成为清洁后工作服存在化学残留的有利证明,穿在车间也可能成为气味污染。

错误4:硬件设施维护保养缺失

>>>>通风差环境温湿度高:

洗衣房清洗和烘干过程往往产生水汽,缺少排风设施或能力不足,日常卫生清洁不及时会引发墙壁生霉等问题,特别需要通过加强排风和清洁等措施控制此处冷凝水滴落到清洁后工作服的风险。>>>>

洗衣机能力不够,缺少烘干机等:

部分工厂随着发展人员急剧增加,但是洗衣房因为建设初期没有考虑到这一点,现有设备无法满足洗衣和烘干需求。

>>>>虫害设施缺失:

当洗衣房位于车间外部通道门常常直通室外,因此缺少缓冲区要特别关注虫害入侵的控制,如安装防蚊蝇纱窗(40目)和门帘,门口安装挡鼠板(高度大于60cm),门两侧安装捕鼠器等,以便减少如苍蝇等入侵,减少飞虫污染清洁后工作服以及随工作服被带入车间。

错误5:程序和记录缺失

>>>>未记录洗衣过程:

系统的记录有助于监控清洁效果,如清洗的衣物来源、数量,使用化学品的情况等,具体可以参考GB/T37850—2019《食品从业人员用工作服技术要求》中的范例。

>>>>无明确清洁方法:

个别企业员工在清洗工作服时缺少操作指引,如洗衣液添加量没有量杯按照经验添加,每次洗衣件数不定,洗衣时间不定等。建议根据不同洗衣量,工作服使用区域等建立不同清洗方案,适当调整清洗时间和清洁剂用量等,具体方法可参考《食品工厂洗衣房解决方案-肉类水产烘焙行业产品方案》中如下表的方法。

>>>>缺少清洗效果验证:

通常我们目视检查清洗后的工作服,这样的检查无法定量的判断清洁后工作服微生物水平,作为良好实践建议每月选取不少于3件各区域工作服进行涂抹验证,按照GB/T37850—2019《食品从业人员用工作服技术要求》附录B的指引,清洗消毒后的工作服应符合SB/T10989—2013中4.7的要求,具体指标见下图。

>>>>清洁不及时或频率不足:

通常工作服的清洗是员工存放到指定位置后统一收集清洗,如果员工忘记脱下清洗或者脱下的工作服没有及时送洗则会造成堆积,赃了的工作服被员工反复穿到车间就成为了潜在污染源。一般建议车间中清洁区(如配料间)和高清洁区(如内包装间)每日进行清洁,低清洁区(如仓库)基于自身评估进行规定,在产前班会中进行检查工作服洁净度和相关培训。部分企业因为产品特性和客户要求对工作服清洁要求较高,可以参考BRCGS标准中8.7的要求对高风险区域的工作服在洗衣房环节进行管理,内容如下:

现梳理洗衣房常见的问题地图用于内部检查和培训,期待能帮助大家明确问题,如有问题补充欢迎在留言区进行分享。

可以从哪里开始?做些什么,改善它!

针对文中工作服清洗问题对洗衣房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月GMP检查覆盖洗衣房。针对文中问题对洗衣房操作员工进行一次培训。

如果对工作服清洁相关程序存在困惑或缺少指引,可以联系下面小编,获取相关资料。

本文章为原创,转载请标明来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