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常见肿块由皮脂储留引起,不当心还会红肿疼痛又化脓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14 14:16

原创 徐杰男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患者

“医生,开荒保洁13825404095我最近背上长了个肿块,又红又肿又痛,一开始没重视,现在越来越来厉害,请你帮我看看,是不是长疖子了啊?”

徐杰男 主任医师

你这种情况有多久了?

患者

差不多有十多天了吧。

徐杰男 主任医师

你这个病不是疖子那么简单,疖子虽然也是肿块红肿痛,但位置比较浅,一般2~3天就化脓,溃破后3~4天就能愈合,你这都十多天了还红肿痛得那么厉害,你这病是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

什么是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

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龙华医院中医外科徐杰男主任医师

向大家介绍

什么是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

皮脂腺囊肿是一种缓慢生长的良性囊肿,是由于皮脂腺引流不畅,皮脂大量储留于腺体引起。多发于颈项、胸背及臀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临床表现为局部皮下一肿块,肿块生长缓慢,肿块上常见一粗大的毛囊孔,用力挤压可出白色豆渣样物质,味臭秽。由于皮脂腺囊肿内容物含有丰富的皮脂等营养物资,极易导致细菌滋生。在天气炎热出汗、挤压、搔抓时易继发感染,可见原有肿块迅速增大,伴红肿疼痛,不及时处理可致脓成破溃,有脓性或豆腐渣样恶臭物流出。

该如何治疗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

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是中医外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西医传统治疗常抗感染,对已形成的脓肿行“一”字形切开引流,经过纱条引流换药,待切口愈合、炎症消退后一段时间再行第二次手术,切除囊肿。若囊肿反复感染,与周围组织粘连,切除不干净,囊壁残留,则易于复发;若切口较大,切除范围较广,疤痕也大,影响美容。

中医称皮脂腺囊肿为“粉瘤”“脂瘤”“渣瘤”,俗称“豆腐渣瘤”。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湿痰凝滞于皮肤之间所致。《景岳全书·外科钤》说:“盖此以腠理津沫,偶有所滞,积而不散,则积以成瘤,是亦粉刺之属,但有浅深耳,深者在皮里渐大成瘤也”,津沫所滞,是痰湿凝聚,形成肿块的原因。若本病继发感染,伴有局部红、肿、热、痛者称“脂瘤染毒”,化脓者又称为“脓瘤”。盖因痰湿蕴结,经络阻隔,气血不畅,蕴久化热,湿热壅滞,热胜肉腐,化腐成脓而成,故治疗上以清热利湿、健脾化痰为主,佐以消脂之品。

“外科之法,最重外治”。外治法的精当与否,常可决定病程的转归、预后。应用外治法既要重视局部辨证,如红、肿、痛、痒、脓的辨别,还要结合全身辨证,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如年龄的大小、体质的强弱、糖尿病的有无等。对于化脓性皮脂腺囊肿,我们采用“十”字形切开引流、囊壁搔刮术为主,且注重并细化创面的局部辨证,根据其不同阶段或不同症状,综合有序地联合运用贴敷、掺药、蚕食、垫棉等中医外科临床独特的诊疗技术进行治疗,注重煨脓湿润法(煨脓化腐、煨脓长肉)、活血化瘀法(祛瘀化腐、活血生肌)的运用,复发率低,愈合后疮面瘢痕小。

如何预防皮脂腺囊肿以及避免感染

1.饮食清淡

皮脂腺囊肿好发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青年人群,咖啡、浓茶、高脂、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往往容易加剧皮脂分泌,因此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喝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多摄入高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可以有效抑制皮脂分泌过旺,预防皮脂腺囊肿的发生。

2.避免熬夜

熬夜可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亦可使皮脂分泌旺盛,同时熬夜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导致皮脂腺囊肿细菌感染。因此要做到生活起居有节,避免熬夜,才能有效预防皮脂腺囊肿的发生。

3.注重肌肤清洁护理

平时要注意做好肌肤的卫生清洁工作,油性皮肤的人群,经常用洗面奶、沐浴露清洁皮肤,避免用手搔抓、挤压已存在的皮脂腺囊肿,防止细菌感染,出现肿块突然增大、红肿热痛。

4.糖尿病患者积极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皮脂腺囊肿容易并发严重的感染,如有头疽,肿块红肿范围常超过9cm,大者可在30cm以上,上有多枚粟粒样脓头,溃破后像蜂窝、莲蓬,疼痛剧烈,同时伴有发热恶寒、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并发脓毒血症,危及生命。因此糖尿病患者伴有皮脂腺囊肿者要积极控制、监测血糖,避免局部搔抓、挤压,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专 家 简 介

徐杰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先后师从外科名家阙华发、唐汉钧教授。顾氏外科疗法第六代传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上海市唐汉钧名中医工作室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疮疡病学)后备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中医外科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对慢性难愈性创面、复杂性窦瘘、糖尿病足、甲状腺疾病、疮疡疾病(疔、疖、痈、发、有头疽、丹毒、走黄和内陷等)、脂瘤染毒、周围血管疾病、痛风、水火烫伤、毒蛇咬伤等外科疾病的中西医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及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管局、科技部“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卫健委等科研课题10余项,获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学术奖励,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5篇,副主编、参编学术著作7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