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药剂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效果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10 06:42

葡萄灰霉病, 俗称烂花穗, 又叫葡萄灰腐病, 是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 长江以南避雨栽培和北方设施栽培葡萄灰霉病发生都比较普遍, 已成为目前限制设施葡萄产业发展的重要病害[, , ]。当前生产中多采用保护剂提前预防的方式进行防治[]。多菌灵、腐霉利、异菌脲和嘧霉胺等常用化学杀菌剂由于连续使用多年, 已经普遍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导致农药使用剂量加大, 防治效果不佳, 并带来环境污染、果品农残超标等一系列问题[, , ]。为评价多种药剂对葡萄灰霉病防治效果, 以期更好地指导葡萄生产, 我们在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基地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基地进行, 土壤为红壤黄筋泥, 有机质含量3.12%, pH值5.8。试验葡萄品种为巨玫瑰, 8年生棚架式栽培, 行株距4 m× 1 m。

供试药剂有7种: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凯泽), 42.4%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健达), 38%唑醚· 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凯津), 巴斯夫欧洲公司生产;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住友), 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生产; 42.8%氟菌· 肟菌酯悬浮剂(露娜森), 500 g· L-1异菌脲悬浮剂(扑海因), 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 400 g· L-1嘧霉胺悬浮剂(施佳乐), 德国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均市售。施药器械为美丰农化背负式WS-16型手动压缩喷雾器。

1.2 处理设计

试验共设8个处理, 667 m2药剂用量分别为:处理1, 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40 g; 处理2,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 g; 处理3, 42.4%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22.5 mL; 处理4, 42.8%氟菌· 肟菌酯悬浮剂22.5 mL; 处理5, 500 g· L-1异菌脲悬浮剂60 mL; 处理6, 38%唑醚· 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50 g; 处理7, 400 g· L-1嘧霉胺悬浮剂 90 mL; 处理8, 喷清水对照(CK)。每小区6株葡萄,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重复3次。

试验共施药2次, 第1次喷药在2017年4月14日, 葡萄为初花期; 第2次喷药在4月20日, 葡萄谢花后(幼果期)。667 m2用水量50 L, 全株均匀喷雾, 以花(果)穗、叶片均匀充分着药又不滴液为准。

1.3 调查与统计

安全性调查。于施药期间目测观察施药后葡萄的生长情况。

防效调查。药前调查基数, 两次药前及末次施药后7、14 d对每个小区进行药效调查, 每小区取20串花穗进行调查, 调查每串花穗的发病情况, 采用分级计数法。根据调查结果, 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 并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防效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病情分级标准:0级, 花穗无病斑; 1级, 病斑占花穗面积5%以下; 3级, 病斑占花穗面积6%~10%; 5级, 病斑占花穗面积11%~25%; 7级, 病斑占花穗面积25%~50%; 9级, 病斑占花穗面积50%以上。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效

表1显示, 末次药后14 d防效, 除腐霉利处理外, 其他6种药剂处理对葡萄灰霉病均达70%以上; 其中氟菌· 肟菌酯处理防效最好, 为80.3%, 其次为唑醚· 氟酰胺、嘧霉胺、唑醚· 啶酰菌胺处理, 防效分别为79.1%、76.4%、74.6%, 这4个处理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异菌脲、啶酰菌胺、腐霉利处理则分别为73.2%、70.0%、67.8%, 显著低于上述4个处理, 但这3个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

表1

表1

表1 7种药剂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效果药剂名称及667 m2用量末次药后7 d末次药后14 d
病情
指数防效/
%病情
指数防效/
%
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40 g   5.6   65.5 b A   5.6   70.0 cd BC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 g   5.9   68.0 d C   5.9   67.8 d C  
42.4%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22.5 mL   3.9   75.9 ab A   3.9   79.1 ab AB  
42.8%氟菌· 肟菌酯悬浮剂22.5 mL   3.7   77.0 a A   3.7   80.3 a A  
500 g· L-1异菌脲悬浮剂60 mL   4.8   70.1 ab A   5.0   73.2 cd ABC  
38%唑醚· 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50 g   4.4   72.4 ab A   4.8   74.6 b ABC  
400 g· L-1嘧霉胺悬浮剂90 mL   4.3   73.6 ab A   4.4   76.4 ab ABC  

注: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大、小写字母表示其差异达极显著、显著水平。

  表1 7种药剂防治葡萄灰霉病的效果  

2.2 安全性

供试药剂施后葡萄没有肉眼明显可见的畸形、黄叶、生育受抑制等不良影响, 说明这7种药剂在本试验的浓度范围内对葡萄安全。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667 m2制剂用量42.8%氟菌· 肟菌酯悬浮剂22.5 mL、42.4%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22.5 mL、400 g· L-1嘧霉胺悬浮剂90 mL、38%唑醚· 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50 g, 对葡萄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且对葡萄安全。生产上建议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用, 全株均匀喷雾, 葡萄叶、花、果湿润不滴液为准, 隔7~10 d喷1次, 连续用2~3次, 对葡萄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生产实际中应根据葡萄品种特性, 在初花期、盛花期、谢花期及幼果期等易感病生育期适时用药。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