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保障供水水质安全的措施有这些,很多医院可能都没做到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7-30 16:05

医院保障供水水质安全的措施有这些,家电清洗13825404095很多医院可能都没做到

2018-07-03 16:41

二次供水,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形式。当今大型综合医院普遍有高层建筑,而二次供水是高层建筑供水的唯一选择方式,因此大型综合医院基本均建设有二次供水设施。

医院可采用的二次供水形式多种多样,传统方式多为加压后经高位水箱水塔供水、低位水池变频水泵恒压供水以及高低位水箱相结合的方式供水等。现在更先进节能的无负压供水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次供水管理关乎医院供水安全,与医疗秩序的正常稳定密切相关,是医院后勤管理的核心管理内容之一,也是后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要点总结如下:

水质安全管理

水质安全是二次供水管理的核心指标,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中第八项设施日常使用的卫生要求中规定:

设施的管理部门负责设施的日常运转、保养、清洗、消毒。

管理单位对设施的卫生管理必须制定设施的卫生制度并予以实施,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上岗。

管理单位每年应对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清洗,消毒,并对水质进行检验,及时发现和消除污染隐患,保证居民饮水的卫生安全。

发生供水事故时,设施和管理单位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保证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同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并协助卫生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参考《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二次供水水质安全管理的要点如下:

定期检测水质。检测结果应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医院不同于普通居民小区,对水质的要求更高,因此应增加水质检测的频率,目前部分地方疾控部门要求医院水质每季度至少检测一次,应至少达到此项要求。医院用水对微生物相关指标要求更为严格,检测也更为方便,检测频率应更高,检测结果参照《标准》中规定的细菌学指标:细菌总数小于100CFU/mL;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每100mL中不得检出。水质检测时水样监测点应包含供水起始端如地下水池、高层水箱等与供水末端,其中末端应多点采样,确保监测结果数据准确、覆盖面广。

定期清洗二次供水设施。目前国家要求二次供水设施每年至少清洗消毒一次,部分地方标准二次供水水池、水箱、无负压水罐等需每年清洗消毒两次,高于国家标准的一次。医院应按照当地要求定期对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消毒,且如果出现水质检测结果异常,应根据结果对水质异常的供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

做好供水设施安保工作。二次供水设施除需做好卫生管理,也应做好安全防护,杜绝污水、雨水、小动物等污染源进入水源区域。因医院人流密集,是反恐防暴重点区域,而二次供水水源是暴恐分子极可能攻击的地方,对医院二次供水管理人员来说,除应做好相关的水源保护培训外,还应做好反恐防暴的安保培训,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投毒等恶性事件发生。为此山东省住建厅及山东省反恐怖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联合制订了《山东省城市供水行业反恐怖防范工作标准》,用以指导各供水管理单位供水安全反恐工作。

设施设备管理

传统二次供水方式设施设备由水池(水箱)、加压水泵及供水管道等组成,无负压供水设施通过稳流罐取代水池或水箱,系统更简洁密闭。医院建筑多,用水部门多且要求不一,供水管线情况也相对复杂,管道管理难度大。除此之外,因医院用水部门多,各类用水设备复杂,也需要对末端的用水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凡与饮用水接触的输水、净水、蓄水、配水设施、防护材料及各种净水剂、消毒剂等水处理剂,均不得污染水质。集中式供水单位应不断加强对取水、输水、净水、蓄水和配水等设施的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放水、清洗、消毒和检修等制度及操作规程,以保证供水质量。

水池水箱管理

目前传统的经水池、水箱加压供水的方式有较广泛的应用,因此此项管理仍十分重要。水池、水箱管理除基本的定期巡查、定期清洗外,还需注意水池水箱检查口的密闭和闭锁,检查口开闭需专人专管,杜绝小动物误入和不法分子蓄意破坏。其中对于某些设计简单的消防生活共用的高位水箱,因其存在消防用不动库容,易出现水质问题,需加大检测、清洗力度。

加压水泵管理

目前无论传统供水方式还是无负压供水方式,均需通过水泵对供水进行加压,因此水泵及附属设备的管理也非常重要。对于二次供水水泵,应有工作人员定期巡视检查,并有专业人员定期进行维保,有条件的单位可设置远程监控系统,随时监控水泵运行状态。有条件的医院应当为水泵设置变频控制系统,变频系统能够最便捷、最节能的实现恒压供水,变频供水技术先进、水压恒定、操作方便、运行可靠、节约电能、自动化程度高。

管道管理

目前医院的供水管线,长度大、阀门多、分枝多、与其他管线交叉多,且多设置于地下管沟中或直埋敷设,因此存在检查管理难度,管道锈蚀渗漏等情况不易察觉。对于此类情况,医院除定期巡查外,可外请专业公司对管线进行检测,采用听漏等手段寻找漏水点。如条件允许,也可多设置水表,通过用水量计算检测是否出现管道泄漏。

末端用水设备管理

医院用水部门多,各类用水设备复杂,如热水器、茶水炉、净水机、软水器等设备较多,设备是否完好直接影响末端供水质量。医院曾出现过因净化水设备故障导致口腔牙椅、手机出水细菌超标的情况,为杜绝此类情况,需对末端用水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定期清洗、定期维护,避免因设备问题影响供水安全。

应急供水管理

水可以储存并运输,因而停水的紧急程度及危险性较停电略轻,应急处理也较停电略容易。但突然的停水事故仍会给医院带来严重影响,如手术室、口腔科、肾透析等科室,突发停水会危机病人的安全,再如一部分安装水冷装置的大型检查设备,突然停水极可能造成设备不可逆的损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后勤部门应将做好应急供水管理,避免因停水事故影响医院或病患的安全。

做好停水应急预案。医院应成立专门的二次供水管理部门,直接负责医院二次供水各项日常工作及突发停水事故的应对。相关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制定与医院相匹配的停水应急预案,并根据应急预案做好演练,建立自供水管理人员至临床一线职工的快速反应机制,将可能出现的停水事故危害将至最低。

准备应急用水调度渠道。水资源可以储存,因此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重要的用水部门设置储水设施。老式低位水池二次加压供水设施最大的好处也在于水池能够大量储水,在出现市政大范围停水事故时能够为医院争取到一定的反应处理时间。同时医院也可以争取到消防部门或配送桶装饮用水、瓶装纯净水等洁净水源的公司支持,建立起院外应急洁净水源供应渠道,解决医院应急用水调度问题。

供水安全对于医院安全运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贯穿医院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医院的二次供水系统,从水质安全管理、设施设备管理、应急用水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简述,提出多个管理要点,增进医院二次供水的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

原文作者:张睿 刘霞(山东省立医院总务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