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什么是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俗称……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6-06 17:02

解读:什么是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俗称……

2025-06-04 14:50

发布于:北京市

解读:什么是非全日制用工?

非全日制用工(俗称“小时工”或“兼职”)是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一种特殊劳动关系形式,开荒保洁13825404095其核心特征和法律规则如下:

核心定义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累计工作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且以小时计酬为主的用工形式。

关键法律特征

工时严格受限

每日工作时间≤4小时,每周总工时≤24小时。

超时可能被认定为全日制劳动关系,用人单位需承担补签合同、支付加班费、补缴社保等法律责任。

灵活的合同形式

可口头约定,不强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书面协议更利于明确权责)。

工资支付周期短

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天(例如:按周、双周或半月支付)。

社保缴纳特殊规则

强制缴纳工伤保险(用人单位必须承担)。

养老、医疗等社保不强制由单位缴纳,劳动者可自行以灵活就业身份参保。

终止关系高度自由

双方均可随时终止用工,无需提前通知或说明理由。

终止后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与全日制用工的核心区别)。

允许多重劳动关系

劳动者可同时与多家单位建立非全日制用工关系,但需确保工作时间不冲突。

禁止约定试用期

法律明确规定不得设置试用期。

与全日制用工的核心区别

工时:非全日制有严格上限(日4小时/周24小时),全日制通常每日8小时、每周≤44小时。

合同:非全日制可口头约定,全日制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社保:非全日制仅强制工伤保险,全日制需缴纳五险。

解雇补偿:非全日制终止无经济补偿,全日制解除/终止常需支付补偿金或赔偿金。

工资周期:非全日制≤15天,全日制一般为月结。

实务注意事项

用人单位风险:若实际工时超过法定上限,可能被仲裁机构或法院认定为全日制劳动关系,需补足工资、社保等权益。

劳动者权益:需保存工时记录(如考勤、工作沟通记录)、工资支付凭证,以便维权;同时主动参保养老、医疗保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68-72条。本质:在灵活用工与基本权益保护间寻求平衡,适用于临时性、辅助性岗位(如超市收银员、保洁、兼职讲师等)。

——————————————————————————————————

是北京早期从事专业代理退休服务的公司;公司核心业务包括代理正常退休、提前退休、超龄退休、疑难退休、社保代缴、社保补缴、社保异地转移、死档激活、新建档案、档案整理等服务。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