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正达氟唑菌酰羟胺在中国首登,防治小麦赤霉病等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2-20 09:27

氟唑菌酰羟胺(通用名:pydiflumetofen;商品名:Adepidyn、麦甜等)是先正达研发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日常保洁13825404095是公司继吡唑萘菌胺、氟唑环菌胺、苯并烯氟菌唑之后成功上市的第4个SDHI类杀菌剂,是该类杀菌剂中最具增长潜力的产品之一。

氟唑菌酰羟胺即将在我国取得登记,这是该有效成分在我国的首次登记。基于氟唑菌酰羟胺的3个产品已经进入2019年12月2日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公示的“第13批拟批准登记农药产品”名单中,公示时间截至2019年12月8日。

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即将在我国登记的氟唑菌酰羟胺产品有:98%氟唑菌酰羟胺原药(微毒)、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低毒)、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低毒)。

其中,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登记防治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叶面喷雾,制剂用药量为50~65 mL/亩;200 g/L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是75 g/L氟唑菌酰羟胺与125 g/L苯醚甲环唑的复配产品,登记防治黄瓜白粉病、西瓜白粉病,叶面喷雾,制剂用药量为40~50 mL/亩。

氟唑菌酰羟胺化学名称为:3-(二氟甲基)-N-甲氧基-1-甲基-N-[(RS)-1-甲基-2-(2,4,6-三氯苯基)乙基]-1H-吡唑-4-甲酰胺。CAS 登录号为:1228284-64-7;分子式为:C16H16Cl3F2N3O2;结构式如图1。

 

图1  氟唑菌酰羟胺的结构式

氟唑菌酰羟胺是病原菌呼吸作用抑制剂,通过干扰呼吸电子传递链复合体Ⅱ上的三羧酸循环来抑制线粒体的功能,阻止其产生能量,抑制病原菌生长,最终导致其死亡。

氟唑菌酰羟胺高效、广谱,用于谷物、玉米、大豆、花生、油菜、藜麦、蔬菜、干豌豆和豆类、果树、特种作物、草坪、观赏植物等,防治由镰刀菌(Fusarium spp.)、尾孢菌(Cercospora spp.)、葡萄孢菌(Botrytis spp.)、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p.)等许多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叶斑病、褐斑病、灰霉病、赤霉病、菌核病、黑胫病等。氟唑菌酰羟胺主要通过叶面喷雾,有效成分用药量为30~200 g/hm2。

相对于其他众多SDHI类杀菌剂而言,氟唑菌酰羟胺在应用上有两大突破:① 突破性地防治由镰刀菌(Fusarium spp.)引起的病害,如小麦赤霉病等,是目前SDHI类杀菌剂中唯一高效防治赤霉病的药剂;② 突破性地防治线虫(商品名:Saltro),尤其对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提供卓越防效,这是继拜耳氟吡菌酰胺之后又一高效防治线虫的SDHI类杀菌剂。

另外,氟唑菌酰羟胺还具有植物健康作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收益。

2013年起,先正达联合全国农技中心开展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植保新技术试验示范,优化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其中,氟唑菌酰羟胺(商品名:麦甜®)是先正达推出的又一力作,防治小麦赤霉病等。

麦甜®为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即将在我国获准登记,防治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

国内的登记试验结果表明,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开发的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有效量150~200 g/hm2,防效85%~90%。小麦扬花初期,赤霉病发生初期喷雾,间隔7 d左右,施药1~2次;油菜开花初期,油菜菌核病发生初期喷雾,间隔7 d左右,施药1~2次。

大量的田间试验证明,麦甜®不仅对小麦赤霉病具有优异防效,而且可以显著降低DON毒素含量,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氟唑菌酰羟胺+独特的Adepidyn™技术,使麦甜®的活性更高,杀菌谱更广,持效期更长,安全性更好,耐雨水冲刷;施药窗口期较宽;具有抗衰老和增产作用。

除了小麦赤霉病,氟唑菌酰羟胺还对油菜菌核病有不错的防效,后期茎秆干净,籽荚保绿时间长,增产效果明显。

对中国市场而言,氟唑菌酰羟胺是一个新有效成分,但在全球市场,氟唑菌酰羟胺已经有3年市龄。2016年,氟唑菌酰羟胺在阿根廷取得登记,这是它在全球的首个登记;2017年,在阿根廷率先上市。目前登记的国家已达14个,除阿根廷外,还包括乌拉圭、新西兰、智利、美国、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多明尼加共和国、赞比亚等;中国即将登记;另有30多个国家正在登记。

2029年11月30日,氟唑菌酰羟胺在中国的化合物专利(CN102239137B)到期。

据先正达预计,氟唑菌酰羟胺的年销售峰值将达7.50亿美元,是SDHI类杀菌剂中最具市场价值的产品之一,它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全球杀菌剂市场的领导地位。

(关于氟唑菌酰羟胺更详细的报道,请见农药资讯网:,或者“农药资讯网”公众号10月28日的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