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人民政府 行政规范性文件 【有效】吉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安市深化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1-22 23:57

【视频解读】《吉安市深化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


井冈山经开区管委会,产妇护理13825404095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庐陵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现将《吉安市深化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4年4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吉安市深化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赣发2023〕8号),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质量需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大力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全方位提高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建设质量强市,为锚定“三区”战略、打好“十大攻坚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吉安篇章提供强有力质量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26年,全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

  ——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持续增强。制造业占GDP比重保持总体稳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6%以上,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5,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件以上。

  ——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食用农产品监测合格率、食品药品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8%以上,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4%以上,大中型工程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达到80分以上

  ——质量管理和品牌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5项以上,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7个,力争新增省长质量奖(提名奖)1个以上,积极创建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国家质量强国标杆城市。

  ——质量基础设施和质量治理更加现代高效。积极争创国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推进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建设实现全覆盖,推广“赣质通”(NQI)线上平台应用。促进质量文化建设,强化全民质量意识,健全质量政策法规,推进质量治理能力现代化。

2035年,质量强市建设基础更加牢固,质量第一成为全社会价值追求,质量竞争优势更加突出,质量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达到更高水平。

  三重点任务

  (一)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

  1.增强质量创新动能加快建立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质量创新体系,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检验检测机构等围绕技术研发、标准研制、批量生产、产业应用等环节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因地制宜培育未来产业,布局新一代网络通信、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产业。着力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推动成果转移转化。引导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积极培育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促进品种开发和品质升级。到2026年,力争新增省级优秀新产品90项以上。〔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教体局、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广新旅局、井冈山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庐陵新区管委会;以下任务均涉及井冈山经开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庐陵新区管委会,不再单独列出〕

  2.强化数字经济赋能。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加快培育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经济新兴赛道,着力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深入落实“智改数转网联”行动,新建一批智能生产线、数字车间、智慧工厂,推动“吉安制造”进一步向“吉安智造”转变。积极培育智慧物流、电子商务、数字文创等现代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推进吉安市数字农业农村、“云游吉安”、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工地等平台建设,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商品质量安全和服务品质。〔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广新旅局、市教体局、市卫健委、市交通运输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大数据中心〕

  3.推进标杆示范建设以发展质效高、产业基础实、产品质量硬、企业品牌响为目标,积极创建国家质量强国标杆城市。鼓励井冈山经开区、各县(市、区)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等创造性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打造一批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链,培育一批质量管理水平先进、技术领先、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全国质量标杆、鲁班奖等。〔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吉安海关、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

  4.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深入打好“两山”转化突破攻坚战,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发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无废城市”建设,推进生产、消费、流通各环节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在省级技术机构的指导下开展碳排放等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加强碳排放计量标准建设,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建造,探索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积极争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加快推进绿色产业化,加快形成生态资源确权、收储、评估、融资、交易的全链条格局,深化GEP核算成果应用,培育发展生态产业,提高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和价值。推进“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认证,着力将我市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质量发展优势。力争到2026年创省级以上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分别达10个、50个,新增上市绿色企业3家以上,新增“江西绿色生态”认证证书10张以上。〔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

  (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

  5.夯实产业基础质量支撑结合我市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两方面12项指标,聚焦六大主导产业集群,加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工业基础软件等“五基”领域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增资扩产、设备更新、技改赋能,通过政策支持,加强质量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升级,建设多板块的创新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链主企业、瞪羚企业,提升全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力争到2026年,实施“老树发新枝”技改项目500个以上,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0家以上,市级以上链主企业40家以上。〔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国资委〕

  6.增强产业链质量竞争水平。深入推进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攻坚战,围绕“6410”目标,加强产业链全面质量管理,着力提升关键环节、关键领域质量管控水平。深入实施电子信息产业倍增升级、新材料产业强基强链、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创新赋能、生物医药全产业链融合、绿色食品产业延链增效、新能源产业扩量提质、“映山红行动”升级工程等专项行动。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效益。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互补配套、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融合,强化链主企业培育,每条产业链重点打造若干条优势细分链,每条细分链重点培育2—3家链主企业。到2026年,力争电子信息产业营收达3000亿元,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医药全产业链营收达1000亿元,绿色食品产业、新能源产业营收分别达500亿元、300亿元,培育超10亿元农业龙头企业10家,新增百亿企业2家以上。〔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卫健委、市发改委〕

  7.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引领力。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提升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能级,积极发展矿业经济、低空经济,推动“以竹代塑”产业发展。坚持链群并重、以链强群,做大做强LED照明、触控显示、电子电路板、智能终端、汽车电子等电子信息产业细分领域,加快创建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6年,打造遂川硅基新材料、永丰非金属深加工等省级产业集群,提升井冈山经开区通讯终端设备、吉安县数字视听等省级产业集群能级水平,引导鼓励井冈山经开区、吉安高新区争创省级、国家级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吉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成功创建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基础上,争创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力争创建1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

  (推进产品质量提档升级

  8.强化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压实“两个责任”,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扎实推进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持续完善监管主体台账,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实施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体系。健全种植、加工、销售全过程溯源监管体系,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一网追溯”,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到2026年,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纳入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象1300家。加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药品关键技术质量标准升级,完善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分级监管体系,提升中药饮片、配方颗粒质量管控水平,严防严控药品安全风险。〔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教体局、市林业局、市卫健委〕

  9.优化消费环境及消费品供给。建立常态化消费者满意度调查评估机制,完善诉讼、仲裁与调解对接机制,大力推进平台在线消费纠纷解决工作机制,发展全国12315平台在线消费纠纷解决企业(简称ODR企业),力争到2026年全市新增ODR企业50家。加快消费品迭代更新,激活商贸消费市场,深化“放心消费示范店”创建。深入开展诚信经营放心消费活动,促进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电子产品等大宗商品消费,培育壮大体育赛事、家政养老、国货“潮品”等新兴消费,满足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求。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消费品供给的安全性、适配性、便利性。〔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教体局、市文广新旅局〕

  10.推动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鼓励企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到2026年,力争新增企业上云12000家,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200家以上。加快碳酸钙、箱包皮具、盐化卤业、日用陶瓷等传统产品升级换代,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品质。重点指导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能源等产业开展质量比对、质量攻关、质量合格率提升三大行动,打造一批具有全国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

  11.推动“吉安建造”提质升级。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推动绿色建造、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培育一批市级智能建造试点县和骨干企业,提高工程建设标准,持续提升我市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质。加快推动装配式建造推广力度,到2026年,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占新建建筑总面积达到40%。加大建筑信息模型等新技术的集成与创新应用,提升数字化设计水平。创新开展工程建设工法研发与推广应用,提高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能力。开展平安百年品质示范工程创建,打造一批部、省级公路水运百年平安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工信局、市国资委〕

  (四)增加优质服务供给

  12.提高生产服务专业化发展水平。深入实施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提升工业设计、知识产权、质量咨询、检验检测认证等科技服务水平,推动服务业制造化转型,加强服务业与电子信息等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生态雨林”。加快农业生产服务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以生产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到2026年,全市完成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1000万亩次以上。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加快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现代物流体系。深化普惠金融改革,持续开展“金融保链强链”专项行动。提升冷链物流、应急物流服务能力,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吉安海关、市科技局、市林业局、市供销联社、市政府金融办、市工信局、中国人民银行吉安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安监管分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

  13.促进生活服务品质提档升级。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拓展互联网+生活新型消费场景,持续扩大优质服务供给。弘扬庐陵美食文化,提升大众餐饮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网约出租车、定制公交等个性化出行服务规范发展。完善体育设施场所,争取一批高水平赛事活动落户吉安,打造一批特色体育俱乐部和品牌赛事,推进全民健身看吉安活动,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全面发展。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组织开展书香庐陵全民阅读、乡村村晚百馆千万场服务来共享、广场舞展演等品牌文化活动完善家政服务标准,培育线上线下结合的家政服务新业态。深化生活服务质量满意度提升行动,不断提高群众生活品质。〔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教体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卫健委、市人社局〕

  14.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化发展。充分依托我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纵深打造“吉事即办”政务服务品牌,全面实现“一网通办”,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加强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不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力建设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到2026年,全市新增城市(庐陵)书房60家以上。深化健康吉安建设,推进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推进全市公共服务质量,确保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稳中有进,在公共教育、公共就业、医疗服务等12个监测领域继续做细做优服务质量,力争我市公共服务质量高于全省公共服务质量平均水平,获得公众认可。〔牵头单位:市政务服务办,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大数据中心、市发改委、市文广新旅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吉安海关〕

  15.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全景吉安、全域旅游”战略,完善交通、餐饮、住宿、救援等旅游配套服务标准化功能,提升重点景区品质与档次。大力推进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康养旅游等规范化发展,着力提升景区品质,统筹景区业态植入,扩大特色民宿、度假酒店等基础业态供给能力,布局覆盖高端餐饮、互动游乐、沉浸式情景剧、露营基地、数字体验、非遗展示、文创特产购物等高性价比的消费场景业态。到2026年,全市4A级以上景区、重点景区新增消费场景业态60处,建设“吉安游”直营门店20家以上。推动吉州窑景区争创国家5A级景区,每年新增国家4A级景区2家以上,支持井冈山深入开展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创建首批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牵头单位:市文广新旅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16.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行动,推动江西省数字电子材料及显示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果蔬产品及加工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高质量运营。到2026年,争创国家级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提质升级吉安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等市级检验检测平台,加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引导企业和技术机构推行应用“赣质通”(NQI)服务平台,助力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吉安市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完善全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知识产权运营全链条服务。到2026年,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财政局、井冈山农业科技园管委会〕

  (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

  17.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赋予首席质量官行使质量安全“一票否决”权,到202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置“首席质量官”实现全覆盖。严格履行企业质量首负责任、产品质量“三包”、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服务质量保障等制度。引导企业对产品质量、质量管理能力建设严格把关。落实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将建设单位的质量行为纳入重点监管,促进建设单位规范履职。推行住宅工程质量信息公开,引入社会监督机制,落实“两书一牌”制度。健全质量保证金制度,推行消费争议先行赔付,加强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落实工程在质量缺陷责任期内的维修责任。〔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住建局〕

  18.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水平。鼓励企业制定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推动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促进提质降本增效。推进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开展研发、采购、生产、服务等全过程质量在线监测、诊断与优化,提高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引导企业推行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升企业质量管理和经营绩效水平。鼓励企业开展质量控制小组、质量信得过班组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评选,形成具有创新和定制化的质量管理模式。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企业标准,实施质量承诺和标准自我声明公开。2026年,争创企业标准“领跑者”6个、标准创新型企业12家。〔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人社局〕

  19.提升品牌建设水平。建立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品牌发展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创建品牌的内生动力。深入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加强各行业各领域品牌建设,不断擦亮“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持续扩大电子信息“三驾马车”、“全景吉安、全域旅游”等品牌影响力,培育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形成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品牌体系。加强品牌推广,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品牌日”、消博会、中华老字号博览会等各类展销会。持续推进庐陵文化生态旅游节、井冈山杜鹃花节、遂川狗牯脑茶文化节等知名节庆活动,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固定重点活动品牌。到2026年,制定发布“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团体标准100个以上,实现“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300亿元以上,新增“赣出精品”15个,有效期内江西名牌突破120件。〔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

  (提高质量治理现代化水平

  20.推进质量法治建设。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开展“铁拳”“剑网”“昆仑”“双打”等系列专项行动。加强案件办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工程质量违法违规等违法犯罪行为健全产品和服务质量担保和争议处理机制,推行第三方质量争议仲裁。支持开展质量公益诉讼和集体诉讼,严格执行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质量法治宣传教育,普及质量法律知识,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委宣传部、市住建局、市文广新旅局〕

  21.健全质量政策制度。落实吉安市市长质量奖等评选制度,完善质量发展经费多渠道筹集和保障机制,落实企业质量投入相关税收、金融优惠政策按照有关规定表彰质量管理先进、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完善质量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培训制度和职称制度,实现两类人才评价贯通有效衔接。培育多层次的创新人才,不断优化引才政策、拓宽引才视野、优化留才环境,大力引进各领域各层次人才。围绕产业链布局拓展人才链,全面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新时代“庐陵工匠”。〔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吉安市分行、市工商联〕

  22.提升质量监管效能。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加强工业品、消费品质量监督检查和网络平台销售商品质量监管加强重点领域质量监管,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深入开展打击出具虚假报告、商标侵权等专项行动,推动跨行业跨区域监管执法合作。加强执法培训,规范执法程序,加大执法力度,扩大质量监督抽检覆盖面。〔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局〕

  23.推动质量社会共治。推动企业加强质量安全风险预防和控制,建立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置制度,履行缺陷产品召回、不合格商品下架等法定义务。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学会及消费者组织等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进行业质量诚信自律。深入开展全民质量行动和“世界计量日”“世界标准日”“世界认可日“质量月”等活动,组织企业积极参与苏浙皖赣沪“四省一市”质量月共同行动,营造质量强市建设浓厚氛围质量领域加强吉安与东莞深化对口合作、吉安与赣州联动发展以及吉安与周边地市交流互鉴,形成质量社会共治格局〔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工信局、市工商联、市民政局、市发改委、市委网信办、市文广新旅局〕

  四、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质量强市工作机制作用,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推动各地广泛开展质量强县(市、区)、强乡(镇、街道)、强业、强企“四强”创建活动,整体有序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落到实处。〔责任单位: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狠抓工作落实。地、各有关部门要将质量强市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做好政策统筹衔接,促进产业、财政、金融、科技、贸易、环境、人才政策与质量政策协同,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会议,研究部署质量强市工作。牵头单位要履行好牵头抓总,切实发挥组织协调、统筹推进、汇总情况的职责,分解目标任务,于每季度结束后10日内将工作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建议,报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单位要积极主动配合牵头单位做好工作,定期向牵头单位反馈落实情况,形成工作合力。〔牵头单位: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单位:市有关部门〕

  (三)强化考核激励。开展对县(市、区)党委政府质量工作督查考核,优化对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责任单位质量工作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对质量强市建设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通报表扬;对推进工作落实不力、不作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市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重大事项及时向市委、市政府请示报告。〔牵头单位: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