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聚焦】
光明日报记者 张晓华 周梦爽
海南省三沙市七连屿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绿海龟自然产卵场,地面清洗13825404095其中又以北岛的绿海龟巢穴数量最多,素有“龟岛”之称。然而,今年当三沙其他岛屿(沙洲)传来绿海龟上岸的消息时,北岛的绿海龟却出奇地沉默。是还没有找到“如意郎君”,还是正在西沙洲海域的海草床大快朵颐?它们是否知道,北岛上有一群人扫榻以待,正欢迎它们回家?
绿海龟 吴永森摄/光明图片
绿海龟 吴永森摄/光明图片
还它们一个温馨整洁的家
“对绿海龟总有各种各样操不完的心!”站在去年一处海龟蛋巢边,巡护员黄程打开了话匣子:哪个蛋巢快要爬出小海龟了;哪个蛋巢位置低,台风来了会被海水淹没;小海龟出窝,要防备沙蟹、海鸟和老鼠的……从渔民变身海龟保护者,他经历了怎样的波折?
“刚开始大家都很不习惯,也不理解。”
是啊,黄程从15岁起就跟随父亲黄宏波开始了驻岛捕鱼生活,要改变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营生何其艰难?但看到遍布垃圾的海滩,听到草海桐因生存土地被垃圾侵占而呜咽不止,恐再难见到鸟翔鱼跃、海龟产卵……这还是家的样子吗?这样的“家”,绿海龟还愿意回来吗?一个个疑问开始在黄程的心头打转。
“我老爸说必须坚决保护绿海龟!”黄程回忆,父亲黄宏波驻岛50多年,曾是捕龟高手,在见证绿海龟由多变少的历程后痛定思痛,成为绿海龟保护先锋。
父亲的影响、日益完善的动物保护法律体系、政策的扶持,诸多因素叠加之下,黄程破解了心中的疑问:马上行动起来,还绿海龟一个温馨整洁的家!
清理海洋垃圾、巡护海滩、保护蛋巢、救助海龟、参加救助培训……黄程和其他保护者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环境保护好了,绿海龟就回家了。”
围坐在凉棚下看碧波翻涌,黄程告诉大家,父亲一点点建起来的破旧板房很快就要拆除了,新的居民安置点更加现代、漂亮、舒适,“绿海龟有了新家,我们也要住进新家——这,就是我理解的幸福。”
通向北岛海龟保护中心的路 本报记者张晓华摄
夕阳下的海龟巡护者 本报记者张晓华摄
守护、建设好“临时的家”
从黄程的家到北岛海龟保护中心,是一条石砖铺就的幽静小路。此刻,深蓝色的海水正爬过白色的沙滩,喧闹的草海桐安静地享受着难得的清凉,6根圆柱各自顶着圆圆的脑袋,在夕阳的最后一抹金黄中笔直而立,铺陈在北岛西南侧1公里有余的海岸线上,它们是绿海龟产卵地的“数字哨兵”——三沙市海洋保护区管理局安装的6台红外相机和AI服务器组成的实时监测系统。
监测室内,红外相机特有的灰白影调中,随着一块黑色“石头”(注:绿海龟影像)轻微挪动身体,右上角的数字在20%~90%之间快速跳动。“依据绿海龟的外形和运动特征,服务器的AI单元进行实时推理,识别产卵地点,将提醒信息及时推送给工作人员,并截取有绿海龟出现的视频片段,供工作人员研究海龟的生活习性。”监测系统技术人员告诉记者。
监测室外的养殖池内,不时传来绿海龟“噗噗”的换气声。这个“临时的家”,暂养着6只体型较大的绿海龟,其中一只尾鳍断了,一只背甲破损,大多数绿海龟身体上都有被渔网勒出的伤痕,皮肤溃烂处被工作人员涂满了深紫色的药水。三沙市海洋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李育培说:“保护中心主要针对轻、中症海龟进行救助或恢复,如果是重症,需要到海南岛本岛上治疗和养护。”
看到工作人员手中的冰鲜鱼肉,几只绿海龟颇有灵性地凑了上去。李育培一边往不同方向撒下鱼肉,避免绿海龟因抢食造成误伤,一边解释道:“每隔一两天喂食一些新鲜的鱼肉、蔬菜,还要经常换药换水,并为海龟洗澡,清除它们背甲上的海藻或寄生生物,这些都有利于绿海龟快速康复和成长。”
“我们不是孤军奋战,厦门大学、海南师范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高校、科研机构、公益组织和高新技术企业会为我们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提高绿海龟的救护保护水平。摄像头、智能分析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巡护工作量,让我们可以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海龟救护研究上。”在绿海龟的整个产卵周期内,工作人员都要守在岛上,回家的时间很少,但李育培却仍然感到很满足。
近年来,保护中心新建了检验室、孵化室,配备了显微镜、解剖镜、离心机、孵化箱等仪器,使得绿海龟的救助能力大幅提升。李育培说:“绿海龟对产卵地高度忠诚,希望在二三十年后,我们现在保护的这些小海龟达到性成熟后能成群结队返回北岛产卵,那场面一定很壮观。”
海南省三沙市北岛风光 本报记者张晓华摄
了解相关视频内容,请扫码关注。
保护共同的家
“这批小海龟是今年3月份巡护员在南沙洲发现的,它们被蛋巢中的砂石压住了,因为身体状况不佳,只能将它们救助回来暂养。”江永康是海南师范大学“准”硕士研究生,为了尽早适应科研环境,也为了心中的牵挂和理想,他申请提前来到北岛海龟保护中心工作。
江永康的四肢和脖颈多处可见被蚊虫叮咬导致发炎的伤口,他忍住抓挠的冲动,指着记录本说:“沙子的粒径会影响蛋巢的保温、保湿、透气效果,对小海龟能否爬出蛋巢也有重要影响。我下一步的工作就是‘筛沙子’,找到最合适的粒径。”
漫步在柔软的沙滩上,王静经常捡起海滩上的垃圾仔细分辨,有时还要拍照记录。她是北京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海洋项目总监,有10多年的海洋保护经验。她解释,海洋垃圾的泛滥和被污染的水环境会严重影响绿海龟的健康,有国外科学家曾在一只海龟尸体内发现了183片塑料,而产卵场的海滩垃圾不仅会干扰雌海龟挖坑产卵和选择蛋坑,导致筑巢失败或改变蛋坑的分布格局,也会阻碍刚孵化的稚龟向大海爬行,增加被天敌捕食的风险。
“海龟是全球海洋保护的旗舰物种,在维持珊瑚礁、海草床等关键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王静补充道,保护海龟就是在间接保护整个海洋食物网,保护海龟的生境则是直接保护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生态系统。
■后记
5月17日,就在记者离岛后的第5天,北岛迎来今年第一只绿海龟上岸产卵。根据现场巡护员反馈,这只刚成年的绿海龟是第一次上岸产卵,由于缺乏经验,前两次挖巢均告失败,在巡护员的帮助下最终成功挖巢,并产卵53枚。
为何绿海龟时隔数十年依然能记得“回家的路”?这个问题至今没有统一的答案。但无疑,越来越多的绿海龟已听到“家”的召唤,将在这片美丽的海域再次谱写生命的传奇。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01日 09版)
[ 责编:邱晓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