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谱生防菌对番茄枯萎病的防病效果及其机理-同济大学学报.PDF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6 03:55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石材翻新13825404095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谱生防菌对番茄枯萎病的防病效果及其机理-同济大学学报


31(6)897-906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 2015 年 12 月 广谱生防菌对番茄枯萎病的防病效果及其机理 1 1 1 2 2* 张 亮 ,王改兰 ,段建南 ,赵兰凤 ,李华兴 (1.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长沙 410128 ;2.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州 510642 ) 摘要:筛选于健康大豆植株根部的4 株拮抗菌,室内平板对峙试验表明,其对番茄枯萎病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radicis lycopersic 及其他多种病原菌有广谱抑菌能力,最佳抑菌率可达51.00%~86.81%, 无菌滤液及挥发性气体亦有广谱抑菌效果。盆栽试验表明,其对番茄枯萎病有良好防控效果,发病程度降低 了42.33%~51.33%,而菌株SR10 和SR22 处理与苯菌灵的防病效果无差异。16S rRNA 种属鉴定其为多粘 芽孢杆菌(SR10、SR11 ),油菜假单胞菌(SR21 )和解淀粉芽孢杆菌(SR22 )。代谢特性检测表明,4 株菌 均能产生蛋白酶、β-1,3 葡萄糖酶、HCN 、IAA、SA;不分泌几丁质酶;菌株SR10、SR11 和SR22 能够固 氮;菌株SR21 能水解产生磷酸盐;菌株SR21 和SR22 可以产生铁载体。抗生素合成基因检测显示3 株芽孢 杆菌属菌株(SR10、SR11、SR22 )均具有杆菌溶素基因(bacA )和脂肽基因(srfAA ),菌株SR10 和SR22 具有伊枯草菌素A 基因(ituD ),菌株SR22 具有丰原素基因(fenD )和芽孢菌霉素基因(bmyB );假单胞菌 属菌株SR21 具有藤黄绿菌素基因(pltD )、硝吡咯菌素基因(prnD )和2,4-二乙酰藤黄酚基因(phlD )。 关 键 词:生防菌;番茄枯萎病;鉴定;拮抗机理 中图分类号:S4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61 (2015)06-0897-10 Suppression of Tomato Fusarium Wilt Disease by Bacteria Strains and Their Mechanism 1 1 1 2 2* ZHANG Liang , WANG Gailan , DUAN Jiannan , ZHAO Lanfeng , LI Huaxing (1. Colleg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2. Colleg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tested the inhibition rates of four antagonistic bacteria isolated from healthy soybean roots against as many as nine fungi by in vitro tests and potting experiments in greenhous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strains exhibited great inhibitory effects on growth of the fungi, with inhibition rates between 51.00%—86.81%; Similar antagonistic abilities were 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