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一年,积石山地震青海灾区群众迁新居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23 10:00

群众迁新居 喜迎新生活

12月中旬,地面清洗13825404095黄河岸边寒风凛冽,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金田草滩新村却是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已经入住的村民张灯结彩,还没有入住的村民忙着装修。

“一点点拾掇,一件件置办,新家越来越像样了!”搬进金田草滩新村的杨福成脸上洋溢着笑容。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化隆、循化3县受灾,其中,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和草滩村因为地震引发“砂涌”现象,成为青海灾区受损最严重的区域,杨福成家就在这里。

一年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青海干部群众在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下撸起袖子、争分夺秒,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灾后重建任务。现在,灾后重建区最美丽的是学校,最整洁的是民居,最温暖的是群众满意的笑容。

安心住 政策好

140平方米的户型,上下两层格局,通透明亮的全封闭阳台,玻璃暖房一角炉火正旺。“心里一直没底,搬进来就真正踏实了。”杨福成和妻子说起从失去家园的那一刻到住进帐篷,再到住在板房的这10多个月,“房子在眼前一天天建起来了,真心感激所有建设者。”

重建后,原本毗邻而居的金田村、草滩村仍然屋宇相连,合称“金田草滩新村”,这里共安置了276户人家。从空中俯瞰,土黄墙、红砖顶的庄廓院整齐排列,巷道里的柏油路铺到了家家户户大门口。那些画在纸面上的效果图,如今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已落地迁入。

“齐心协力建家园,喜迁新居感党恩”,最早搬进来的几户人家贴上了大红的对联。村民忙着拾掇院落、打扫卫生。施工和装修车辆来来回回,叮叮当当的装修声不绝于耳。

根据每户家庭人口情况,安置房面积从80到160平方米不等,保障不同家庭人口居住需求,新房费用来自政策补贴、个人自筹等渠道。

“每户的院落为四分地,也就是大约267平方米。如果村民选择80平方米的户型,自己不需要掏建房费用,全部由政府解决;超出80平方米的部分,按照每平方米1950元的价格补交。目前我们村选择80平方米户型的村民最多。”金田村党支部书记杨德录介绍。

地震发生一年来,青海36527户受损农房已全部完工。

“回顾一年的艰辛付出,昔日破碎的家园已涅槃重生,我们探索出了一条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群众参与的救灾重建之路。”海东市市长王华杰表示。如今,海东市灾后重建住房布局更加合理、安全更有保障。

记者从金田草滩新村看到,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老年食堂等公共服务配套项目也已建设完成,正逐步投入使用,受灾群众生活步入正轨。

保进度 保质量

“我想在院墙上开一个车门,能不能让施工队来看看?”“家里不够暖和,需要装个玻璃暖房,马书记你介绍一个吧!”……金田草滩新村内,正和施工方检查雨污管网的中川乡党委副书记马玉明电话不断。“大家搬进新房子,后续保障工作也得跟进。”马玉明说。

灾后重建项目工期短,赶上今年雨水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交房、保质量?民和县住建局副局长孙亮亮坦言“压力很大”,据介绍,一开始,住建部门制定出详细的重建规划与施工计划,明确各阶段任务和时间节点,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同时还要协调建材供应商,保障钢材、水泥、砂石等稳定供应。

“各部门沟通、配合,及时解决重建中出现的问题,形成了每日会商制度和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制度,每周五下午定为工地开放日,由专业的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带领群众代表对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孙亮亮补充说。

“质量不过关者,推倒重来!”海东市委和市政府早早定了调子,在市级层面专设项目前期审批“绿色通道”,全天候服务保障,并严格落实项目清单式管理、调度预警机制,高频调度、高效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优先推进农房建设项目,逐户制定方案。

最近,在民和县前河乡工作的杨鹏作为包联干部,忙着为搬迁群众做服务保障工作。

“我本身就是金田村人,和群众沟通很方便。”从10月底驻村以来,大到装修、小到采购办证,杨鹏天天往包联的四户人家跑,问需求、提供帮助,确保受灾安置群众安心住新家。

据民和县委组织部部长祁东良介绍,这一年,受灾乡镇普遍面临干部人员紧缺、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组织部门及时选派20名干部参与中川乡、官亭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抽调38名干部赴中川乡协助开展群众回迁工作。

“包联干部不仅要当好政策宣传员,走村入户,详细说明和解释房屋修缮加固及装修回迁的政策规定和相关细节要求,还要当好民情联络员,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回应群众诉求,解决受灾群众现实困难。”杨鹏说。

有产业 稳得住

民和县巴州镇草莓种植大棚里,草莓秧沿着田垄铺开,鲜红饱满的草莓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尝鲜。

“农民经纪人”冶文俊带着6个村民在大棚里摘果,新鲜的草莓将在下午5点之前送往县城出售。“活儿不累,平均每天工资100元,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冶文俊有自己的盘算:今年学学种草莓的技术,明年自家承包一个温棚试种。

地震发生后,巴州镇启动了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位于巴州镇巴二村、羊羔滩村。

冶文俊家住巴州镇羊羔滩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以前的家在巴州镇上宣村,上宣村距离巴州镇中心30多公里,处在地质灾害带上,“政府多次做工作让我们搬到这里居住,还让我们免费承包种植大棚。”为了让搬迁户有收入,巴州镇政府鼓励44户搬迁群众免费承包示范园大棚种植蔬菜瓜果。

羊羔滩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涉及5个村,安置群众44户206人,白墙灰瓦徽派建筑,村巷里的路灯上挂着火红的中国结。

巴州镇杨家湾村避险搬迁户张治军是第一批搬进新居的住户,“家里人不多,120平方米的这个户型正好,自己添了钱,装修和买家具还享受了政府的家装和家电补贴。”厨房里,张治军的妻子杨丽在往炉子里添煤,“这个炉子和地暖是通的,在山里住了半辈子也没想过有一天我们也能用上地暖。”杨丽说。

“老板,拿桶方便面!”听到有人喊,杨丽向屋外走去。“依据群众意愿和规划,我们将农户住宅分一层和二层,面积为80至150平方米,有4种户型。”巴州镇党委书记谢成义介绍,为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可致富”,每户还规划了一间房屋作为商业用房。张治军用这一间商业用房开了一家小卖部。“我家一搬进来就开了小卖部,抢占了先机。”张治军对新家园充满了期待。

“现在党的政策好,不仅帮我们从山上搬下来,还给我们把挣钱的事儿也想好了!”杨丽感慨。

完成搬迁安置,是灾区重建的一大步,也是长远发展的一小步。受灾群众不仅要能“搬进去”,更要“住得好、能增收、可持续”。

“我们在规划之初就考虑发挥安置点集中连片的优势,利用44间商铺实施商业步行街、饮食文化街项目,构建‘山下有新村、振兴有产业、幸福有盼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谢成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