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生活,难忘的家!”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24 20:44

专题:解放军总医院医德医风建设先进经验事迹

  这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地税局工作人员白振武2007年12月12日写给解放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的锦旗。36岁的他,产妇护理13825404095因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出血,当年11月29日住进了重症监护室(ICU)的病房,7天后他和死神擦肩而过,走出ICU,转入普通病房。生活和抢救、家和医院这样的词语居然被画了对等,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和感受!

  这仅仅是成千上万名患者心声中的一位代表。总医院为何让如此多的患者病好之后还为之难忘?随着记者的笔端走进总医院,也许你会找到答案。

  “德高医精贵亲情,不幸患者庆有幸!”―――待患如亲

  古语云:“为医者,德为先”,“无恒德者,不可作医”。总医院人深知只有具备崇高的医德,才能锻造精湛的医术和过硬的医风。能看病,看好病固然重要,暖人心,重情感却更为可贵。

  “妈,我已经坐上了火车,请您放心。我能为有您这样的好妈妈而高兴。原谅女儿的见外吧,因为我实在是过意不去。您能在那么忙的情况下还不忘照顾我,好感动。您自己要照顾好身体,您太累了。”

  2008年10月8日傍晚,坐上火车的路玉芳给妈妈宋青发了个消息。这次来本想把租房子的钱还给妈妈,可是却受到了妈妈的“批评”。其实这对母女没有血缘关系,她们相识也仅仅一年多。女儿路玉芳31岁,是河北宣化的一位农村妇女,母亲宋青,是解放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的主任。一次看病经历,却给她们留下一生的母女情缘。

  2007年1月初,刚刚产下一个男婴的路玉芳突发妊娠合并重症胰腺炎,11日住进重症监护室。“来的时候,血压也测不出,意识也不清醒,肚子因为积水,鼓得像个气球,情况很危险。”宋青和同事们没白天没黑夜地展开了对路玉芳的抢救,30日的时候,路玉芳终于转危为安,住到了普通病房。

  “从我住进来,妈妈就特别关心我,每天都要来看我,和我说话,安慰我,让我宽心。她那么忙,还悄悄的张罗着给我丈夫租房子,她知道我们是农村来的,不富裕,就找了很多家,然后挑最便宜的,还为我们垫付了几个月的房租。就是我转到普通病房以后,她也总来看我,给我买吃的。后来我和她说,希望认她做妈妈,她特别高兴,我也特别感动,她没有嫌弃我是个农村人。”

  电话那头的路玉芳说起这些往事,依然很激动,“这次来北京我本来想把钱还上,可是她说什么都不要。我也不会别的,就想给她和妹妹(宋青的女儿)做付鞋垫表达一下我的感激。”

  “科室里的同事都是这个想法,怎么能帮病人省点钱,怎么能给他们的家属多点关照,没有路费回家的,全科就捐钱。多为患者考虑,把他们当亲人看待,这不是一个医生应该做的吗?”在ICU当了7年主任的宋青反倒抛给记者一个问题。

  有这种“应该”想法的医生、专家和教授在总医院随处可见。

  神经外科教授程东源1964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总医院工作,从医44年的他一贯保持着患者至上不分贵贱的从医思想。2002年,因执行特殊任务到东北出差的他,为了赶上周四下午的专家门诊,连夜坐汽车赶到长春,坐飞机回北京已经是中午的1点,拖着行李的他直接到了门诊楼。

  “医术为根,医德为魂,对于一个医生来说,他服务的对象是人,是生命,这来不得半点马虎,更需要用心用情。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对一名合格医生最起码的要求。”程教授说。

  在总医院,无论是德高望重的医学泰斗,还是普通医生护士,都秉承了解放军总医院建院55年的优良传统―――服务患者,患者至上的理念,从而使得每一位要走出医院大门的患者都“恋恋不舍”。

  “患者需求放首位,文明服务胜五星”―――患者至上

  2008年10月11日上午9点半,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CT室)。走廊里挤满了候诊的病人,检查室门口上方的电脑屏幕不停闪烁着等候患者的名字。记者随机采访了刚拍完片子等候的秦大爷。65岁的秦大爷是齐齐哈尔人,他是脑出血后遗症,头天夜里坐火车早晨7点多到北京后就直接奔医院来了,8点多大爷就挂上了号。

  “觉得做个检查麻烦吗?”记者问道。“快着呢,来了就能做,做了就能当天拿到,一点都不耽搁事。”秦大爷儿子说道,“以前老慢啦,4年前,我爸腰上有点问题,过来拍片,足足等了5天,住宿费比检查费整的都贵。”

  放射科诊断科主任杨立说,医院一直非常重视解决预约难的问题,4年投资两个多亿的设备。更重要的是医生能够换位思考,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每天大家都是提前上班,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在前面,这样有时7点半就可以开始为大家看病了。工作实行“弹性制”,实现人停机不停。科里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为保证零预约和早发报告,经常挑灯夜战做“三维重建”,有时需要到凌晨3点才完成前一日的工作。

  总医院作为一家知名度很高的医院,来院就诊的患者特别多,如何解决大家“看病难”的问题,如何保证大家享受更加快捷便利的医疗服务,总医院下足了功夫。

  4年前,总医院多部门配合抓获票贩子200多人。不留人情号,扩大号源,实行实名制挂号,增开专家号窗口等8项配套措施相继实施。2005年3月28日,他们又在北京市率先增设了夜间门诊。

  2007年11月30日下午,解放军总医院举行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16项新举措、规范医风行为承诺书的签字仪式。涵盖门诊挂号多渠道、门诊接诊多形式、划价收费不出科、医技检查零预约,以及检查结果互认、贵重检查考核、药物使用问责、耗材使用知情同意等内容的新举措为群众看病提供了更佳的服务。

  住在骨科的郭俊青是河北省任丘县新华路小学的语文老师,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是她术后第4天。郭俊青说,“今天陆医生说我恢复的很好,过两天就可以出院了,不用耗在这花钱了。我真的没有想到这么快,也没有想到真有这么为患者省钱的医院和医生。”

  “按须知嘱咐,回去可以开诊所了。”―――超值服务

  2006年7月30日,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张国忠结束了自己在总医院的住院生活。出院的时候,收到王茂强教授和刘风永医生的联合通知―――出院须知。“须知包括病人定期检查的项目,不宜食用的保健品和药品,提高免疫力药品的应用,特殊情况的应对等10条内容。”其他病友和他一样,出院的时候,都能收到这样和自己病情有关的须知。许多病友都笑称:“按须知嘱咐,回去可以开个诊所了。”

  在总医院人的心中,追求总是“站在高原看山峰”,实现和完善了许多常规化服务之后,他们的目光瞄向了“超值服务”―――凡是患者需求的事情,都要做到更精、更好、更完美;在患者没有要求的时候,主动为他们提供各种方便。

  2006年3月10日,胸外科团支部开始组织“为出院病人做点事”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往出院病人,特别是外地病人的报销或在当地再就医需要复印部分病历资料,十分不方便。(因要在病人出院,病历归档后大约1周左右才能申请复印)他们主动在病人出院时,登记好需要复印病历患者的姓名,联系电话,邮寄地址等,帮助办理好复印审批手续,预交一点复印资料的费用,待办好以后以特快专递形式寄给患者。

  坚持患者至上构建大医德体系

  评论

  席锋宇

  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氛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不是一人一科之事,注重医德医风建设是解放军总医院成立55年来一以贯之的传统,并在发展中逐步成为总医院文化体系中核心价值之一。总医院坚持患者至上、待患如亲的服务理念,坚持“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情”的白求恩精神,坚持实现走在全军医院和全国医疗卫生行业的“两个前列”的目标,坚持形成医德医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医德医风悄然化为每一个实际行动,每一个行动经过时间的锤炼,又演变为一种传统代代相沿,如此良性循环,才造就了解放军总医院今天在百姓和部队官兵心中的地位―――最值得信任和依赖的医院之一。

  解放军总医院虽然承担着重要的政治任务,但是并未因此设高门槛,区别对待。他们紧跟时代步伐,抓住患者利益需求的变化,不断拓展医德医风领域的内涵,适时增加内容,构建大医德医风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表明了医德医风不仅仅是一个医疗行风问题,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解放军总医院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使命感,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在维护好党的形象、军队的形象、医疗卫生行业的形象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责编: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