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的克星:苯菌酮以及可混配的有效成分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30 06:10

白粉病的克星:苯菌酮以及可混配的有效成分

2021-02-01 09:06

苯菌酮最早于1998由美国氰胺公司(现属巴斯夫)创制,日常保洁13825404095由德国巴斯夫公司开发。201512月,巴斯夫欧洲公司在中国获得了苯菌酮原药和制剂的首家临时登记。20188月,巴斯夫欧洲公司在中国获得了苯菌酮原药和制剂的首家正式登记。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目前除巴斯夫欧洲公司一家在中国获得正式登记外,暂无其他家获得正式登记,具体见下表。

登记证号

 

农药名称

 

剂型

 

总含量

 

登记作物/防治对象

 

登记证持有人

 

PD20184011

 

苯菌酮

 

原药

 

98%

 

/

 

巴斯夫欧洲公司

 

PD20184010

 

苯菌酮

 

悬浮剂

 

42%

 

苦瓜白粉病、豌豆白粉病

 

巴斯夫欧洲公司

 

作用机理及亮点:苯菌酮为二苯酮类杀菌剂,主要通过干扰病原菌孢子萌发时的附着胞的发育与形成,抑制白粉病菌的孢子萌发,控制病害的蔓延。同时苯菌酮可通过干扰极性肌动蛋白组织的建立和形成,使病菌的菌丝体顶端细胞的形成受到干扰和抑制,从而阻碍了菌丝体的正常发育与生长,抑制和阻碍了白粉病菌的侵害,有效地控制白粉病的危害,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应用范围:苯菌酮具有比嘧菌环胺高几倍的杀菌活性,与那些具有二甲基化作用的抑制剂以及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可用于谷物类、葡萄、黄瓜、豆类、草莓等作物白粉病的防控。

芦昕婷[1]等人采用常规生测方法研究了苯菌酮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和作用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苯菌酮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防治效果。预防活性的EC 50 EC 90 值为2.06.1 mg/L,治疗活性的EC 50 EC 90 0.142.1 mg/L;对黄瓜白粉病的持效期为7~10d,但在植株叶片之间不具有内吸传导性。

除单剂防治白粉病外,该有效成分还可与多种杀菌剂混配。据中国知网查询,苯菌酮有多个杀菌剂混配专利正在申请过程中,包括:(1氟酰胺和苯菌酮的质量比 1-5:1,该杀菌组合物扩大了杀菌谱,提高了药物持效期,延缓了抗药性产生,在防治粮食作物、蔬菜、果树中的白粉病、白绢病、黑痣病等病害有很好的效果。(2喹啉铜和苯菌酮混配后显著提高了对植物病原菌的防治效果并且延长了药剂持效期,降低了用药成本;有效防止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延长农药品种的使用寿命;对作物安全性好,持效期长,应用成本低,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3吡唑萘菌胺和苯菌酮,两组分之间的重量比为 1:3030:1组合,杀菌组合物增效明显,更重要的是施用量减少,使用成本降低。该杀菌组合物能有效防治作物的某些特定的真菌病害。通过将不同作用机制和作用方式的杀菌剂进行复配,有效降低各单剂的施用量,对于扩大杀菌谱和延缓真菌、真菌抗性以及提高防治效果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4苯噻菌酯与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重量比为 1:6050:1,杀菌组合物相比单剂药效提高,可以大幅减少田间用药次数和用药量,进而节省农药产生成本,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能有效防治白粉病、菌核病、稻曲病、小斑病、霜霉病、灰霉病、褐斑病、黑星病。(5苯菌酮和申嗪霉素的杀菌组合物,,重量配比优选 1:40#60:1,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可减少药剂的使用量,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并有益于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6苯菌酮与苦参碱或氧化苦参碱的农药组合物,质量份数比为 40:1-1:10,防治植物上多种农业真菌病害的用途,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良好的增效作用。(7苯菌酮与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优点为:该杀菌组合物杀菌谱较广,避免真菌产生抗性和延缓真菌抗药性的产生速度,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用于防治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纹枯病、霜霉病、叶斑病、疫病等作物种植过程中常见病害;同时其中的有效成分苯菌酮与吡唑醚菌酯不存在交互抗性,降低了农药使用量,进而降低了成本,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病害的抗性治理,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苯菌酮和啶菌噁唑的农药组合物,防治农作物上的白粉病和灰霉病效果优秀,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扩大了杀菌谱,持效期长,对农作物安全;本发明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使用成本,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增加农药使用寿命。( 9噻呋酰胺和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优选为 11110,对葡萄白粉病、白腐病等作物真菌性病害防治效果显著,两药剂之间存在明显增效作用,能减少用药量,延缓病菌对单一药剂的抗药性,有效降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10苯菌酮和氟唑菌酰胺的杀菌组合物,优选为 140401,杀菌效果好,且其活性和杀菌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除具有显著的杀菌效果外,而且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对作物安全性好,对作物白粉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芦昕婷, 沈娟, 付群梅, . 苯菌酮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J]. 农药,2011, 50(09): 688-689.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