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护理知识:伤口的分类、愈合分级及伤口护理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24 11:26

伤口护理知识:伤口的分类、愈合分级及伤口护理

2019-06-26 19:30

伤口护理知识:伤口的分类、愈合分级及伤口护理

伤口分类

1、清洁伤口:无发炎现象;未进入消化道、生殖道、泌尿道;完全缝合的伤口;若有引流,陪护老人13825404095则采用密封式引流者;非穿刺性的伤口。

2、清洁污染伤口:进入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泌尿道等管道,而无特殊污染的手术伤口。无感染性的胆道、阑尾、引导、口咽的手术伤口。手术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污染。

3、污染伤口:开放性的、新的、意外性的伤口。肠胃道内容物有明显溢出、手术过程有明显的污染者。有急性发炎,但未化脓。

4、感染伤口:有坏死组织的外伤伤口。内脏穿孔。己有感染的伤口。

伤口愈合

伤口愈合是指机体遭受外力作用,皮肤等组织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愈复过程,包括各种组织的再生和肉芽组织增生、瘢痕组织形成的复杂组合,表现出各种过程的协同作用。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为:急性炎症期→细胞增生期→瘢痕形成期→表皮及其它组织再生。

1、一期愈合是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经粘合或缝合后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例如手术切口。这种伤口中只有少量血凝块,炎症反应轻微,表皮再生在24~48小时内便可将伤口覆盖。肉芽组织在第三天就可从伤口边缘长出并很快将伤口填满,5~6天胶原纤维形成(此时可以拆线),约2~3周完全愈合,留下一条线状瘢痕。一期愈合的时间短,形成瘢痕少。

2、二期愈合是见于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这种伤口的愈合与一期愈合有以下不同:①由于坏死组织多,或由于感染,继续引起局部组织变性、坏死,炎症反应明显。只有等到感染被控制,坏死组织被清除以后,再生才能开始。②伤口大,伤口收缩明显,从伤口底部及边缘长出多量的肉芽组织将伤口填平。③愈合的时间较长,形成的瘢痕较大。

3、三期愈合是被延迟的初期闭合。伤口表面的血液、渗出液及坏死物质干燥后形成黑褐色硬痂,在痂下进行上述愈合过程。待上皮再生完成后,痂皮即脱落。痂下愈合所需时间通常较无痂者长,因此时的表皮再生必须首先将痂皮溶解,然后才能向前生长。痂皮由于干燥不利于细菌生长,故对伤口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如果痂下渗出物较多,尤其是已有细菌感染时,痂皮反而成了渗出物引流排出的障碍,使感染加重,不利于愈合。

伤口护理的原则

伤口的良好修复有赖于合理的处理,目的是尽可能在短时间内闭合伤口,完成再上皮化。评价各种伤口处理方法的标准应是愈合时间与愈合质量的统一。

1、清除刺激源:

如热烧伤、化学烧伤必须立即中止烧伤源,将伤口置于自来水下冲洗30min,去除附着于伤口和皮肤表面的刺激源。每次更换敷料时要仔细去除粘附于伤口表面的坏死组织和感染性渗出液,注意勿将棉织纤维遗留于伤口内,使之成为异物,影响伤口愈合。

2、清除坏死组织:

现代伤口护理的观点认为:对坏死组织应尽早清除。理由是:

①坏死组织自溶后经创面吸收可成为毒素,引起机体中毒。

③ 坏死组织附着于创面可成为不良刺激源,影响毛细血管重建与生长,阻止肉芽生长和上皮再生,因而会阻碍伤口愈合。

清除坏死组织的方法有4种:外科清创(用刀剪剪除坏死组织)、机械清创(用外力擦拭,镊子钳除坏死组织)、酶解清创(用水解酶、枯草杆菌酶等分解坏死组织)、自溶清创(用封闭敷料截住伤口水分,软化坏死组织,伤口渗出中的酶溶解液化坏死组织,随更换敷料时清除)。

3、预防和控制感染:

包括清洁伤口(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清洗范围包括伤口周围2.5cm。理想的冲洗压力是用35ml空针抽取生理盐水用19号针头冲洗,减少局部细菌数量);加强营养支持,纠正低蛋白血症;更换敷料时戴无菌手套,专物专用,预防交叉感染;每周做一次伤口培养,监测感染情况等。

4、保护伤口及其周围组织:

使用减压垫减除伤口及其周围组织的压力;保持伤口局部的密闭性,预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采取保护性体位或放置保护性支架等。

5、为伤口愈合提供一个湿润的环境:

根据伤口大小、深度、颜色及渗液量等情况,选择恰当的封闭敷料敷贴伤口,为伤口愈合提供一个低氧、湿润的愈合环境。如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水凝胶敷料等。

6、控制流出的液体和气体:

对于渗液量较多(>10 ml/24 h),特别是感染性渗液伤口,应采用吸收渗液的敷料,在吸除渗液的同时吸除创面细菌,对于洞穴性伤口可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吸除流出的液体和气体,以免对伤口造成不良刺激和浸渍。

7、使病人感到舒适: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伤口护理都不应给病人带来或加重疼痛,应采取减少疼痛的方法,尽可能使病人感到舒适,这种舒适包括躯体上和心理上的,因此伤口护理中应重视做好身心整体护理。

不同类型的伤口,护理时的注意事项

1、红色伤口:保护伤口及其周围组织,保持伤口部件湿润清洁。

2、黄色伤口:清洁伤口和消炎,清除脓性分泌物和控制局部感染。

3、黑色伤口:清创,尽早清除坏死组织,清创的方法因人而异。如高龄患者、营养不良者、慢性病患者宜采用自溶清创;如干性黑色伤口也宜采用自溶清创,湿性坏疽伤口不宜使用。

4、混合伤口:(1)25%红色伤口+75%黑色伤口处理原则为:以清除黑色坏死组织为主,兼顾保护红色伤口。(2)25%黄色伤口+75%黑色伤口处理原则为:以清除黑色坏死组织为主,兼顾去除黄色分泌物,控制局部感染。(3)50%红色伤口+50%黄色伤口处理原则为:以清除黄色分泌物及失活组织为主,兼顾保护红色肉芽组织。

5、浅层伤口:防止和减轻感染,保存残存的上皮组织,为再上皮化提供一个适宜的愈合环境。

6、全层伤口:尽早去除坏死组织并覆盖创面,以保存残存的上皮组织,为再上皮化提供一个适宜的愈合环境。

7、急性伤口:尽快恢复机体的功能和修复受损的组织。首先稳定病人情绪,估计伤情和伤口情况;然后快速清创,浅表香急性伤口用封闭敷料封闭伤口;全层伤口可清创后缝合伤口,以求I期愈合,对有张力的伤口,选用恰当的敷料封闭伤口保护伤口或用保湿敷料调理伤口,以求II期愈合。

8、慢性伤口:由于慢性伤口形成时间长,都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组织营养不良甚至坏死,因此其护理原则是:正确估计慢性伤口的形成原因、伤口深度及范围、配合程度、主观愿望等。采用病人能够接受的有效方式清创,将慢性伤口转化为急性伤口状态,从生理上提供细胞按时间顺序愈合的机会,在此基础上使用合适的敷料进一步做伤口调理、促进愈合。

伤 口 调 理

近年来,在伤口治疗方面推出了一个新概念,“伤口调理”指使用合适的敷料,保持伤口长期湿润,并产生有利于细胞增殖活动的微环境,以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直到缺损被填至皮肤水平并且肉芽表面新鲜健康、清洁,为自发性上皮形成或皮瓣移植术提供良好的伤口临床条件。

来源:华卫科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